健康生活

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不干不凈吃了沒病”, 我國民間這句傳統志話, 正成為國際食品安全研究的科學前沿, 其內在機理有望得到科學驗證。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陸貽通教授, 在“食品安全與人類健康”分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指出, 日常飲食“零污染”, 未必意味著食品安全, 有時低劑量的有毒物質, 也可能對生物體有益。

新技術引發新問題

食品添加劑、農藥殘留、抗生素超標等問題已經成為一個嚴峻的社會問題。 有段時間, 人們甚至談食品安全色變。

“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從農田到餐廚食物鏈污染情況嚴重, 食品企業違法生產、加工食品現象不容忽視等;另一方面, 食品新技術新資源的應用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隨著食品安全研究和技術的深入, 越容易發現新問題。 ”

那么, 食物絕對干凈、無污染, 就一定能保證食用安全嗎?陸貽通說, 目前最前沿的食品安全研究, 正在發出不同聲音。 在離體和活體生物毒性測試中, 研究人員發現, 許多食品中有毒化學物質的劑量, 與其產生效應的關系, 是一條U形曲線, 即低劑量有毒物質, 會刺激生物體產生抗體, 提高自我安全保護能力;隨著有毒化合物的累積, 其殺傷力陡增。

關注“毒物興奮效應”

這就是所謂的低劑量毒物刺激,

即“毒物興奮效應(hormesis)”。 早在1943年, 科學家就發現大劑量橡樹皮萃取物能抑制菌類生長, 但是在低劑量時卻刺激菌類的生長。 于是, 提出有毒物質在低劑量下產生刺激作用。 后來, “毒物興奮效應”在許多有毒化合物中得到印證。 近兩三年來, 中外食品安全專家開始將目光轉向尋找并論證食品中有毒化學物質的“毒物興奮效應”。 同時, 對食品安全的傳統評價也正在悄然轉向。

日常生活中, 人們常看到飲食環境“一塵不染”的人們, 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居民, 稍有不潔飲食, 就會周身不適;相反, 在一些食品環境相對落后的地區, 人們相對不那么容易過敏、或上吐下瀉等。 陸貽通說, 這有可能就是低劑量刺激效應在作用。

“零污染”是否最完美?

不過, 食物中哪些有毒物質具有低劑量刺激效應, 針對不同的有毒物質, 低劑量該如何量化等問題, 都有待科學家“解密”。 據透露, 上海交通大學陸伯勛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最新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 研究低劑量毒物刺激效應的科學機理, 破解其在人類食品安全中的“行為密碼”。

食品怎樣才算安全?“零污染”是否最完美?諸多食品添加劑的國家標準中, 允許“毒物”微量留存, 是真合理, 還是偽科學……“我國科學家深入研究有毒化學物質的低劑量刺激效應, 將對合理、科學地開展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評價, 促進污染食品安全預警體系的建立, 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