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潰瘍吃什麼藥?
腸道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出現該疾病的患者, 一定要採取飲食保健的方法, 首先, 那些辛辣、油膩以及油炸的食物必須要忌口, 而且要戒煙戒酒, 生活中一定要多喝水, 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要堅決避免暴飲暴食等等, 在此基礎上, 可以採取下列這些藥物幫助治療。
腸道潰瘍吃什麼藥?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 主要累及直腸和結腸, 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和裡急後重, 病情嚴重者便如白凍, 可伴食欲不振、噁心嘔吐。 常反復發作。
本病與痢疾的臨床區別, 主要是痢疾常在痢疾流行季節, 有流行史和急性痢疾病史, 抗菌藥物治療有效。
中醫認為本病主要是飲食不調, 內傷生冷, 或脾胃素虛, 不能勝濕, 濕濁內生, 或感受寒濕濕熱。 濕濁不化, 下注大腸, 凝滯氣血, 蘊結化熱, 化腐成膿, 傷及腸絡則出現腹痛、腹瀉、粘液膿血便和裡急後重等症。
病久不愈, 反復發作, 脾病及腎, 濕從寒化, 則出現五更腹瀉, 瀉下粘凍。
辨證論治
本人針對病因病機和臨床表現, 經反復觀察研究, 以張仲景《傷寒論》半夏瀉心湯和王肯堂《證治準繩》四神丸辨證加減組成系列方劑:
半夏8-12g人參8-12g肉豆蔻6-10g五味子8-10g炙甘草6g
黃連6-12g乾薑6-10g補骨子8-12g吳茱萸6-10g黃芩8g大棗10枚
水煎服, 或水煎濃縮做丸散服。
濕熱重或濕熱傷津者, 去吳茱萸、肉豆蔻合葛根芩連湯;蘊熱化毒者, 加蒲公英、敗醬草;蘊熱傷血者, 加地榆、當歸;濕滯氣鬱者, 加木香、玉片;脾胃虛弱者, 去黃芩, 減黃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