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女性秋季養生保健的小貼士

從養陽到養陰

養生專家們介紹, 立秋後天氣依然悶熱, 嚴格說在氣象學上還不能算真正的秋天。 可以說, 此時正是夏、秋交替時期, 養生既要照顧到夏末的炎熱, 又要力求平穩過渡。

專家說,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記載:“夫四時陰陽者, 萬物之根本也,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以從其根, 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逆其根則伐其本, 壞其真矣。 ”

也就是說, 人們在養生時, 應順應四時, 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 立秋後, 天氣從炎熱轉為寒涼, 中醫理論認為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立秋正是從養陽逐漸轉為養陰的時刻。

飲食 偏酸潤肺

據《素問·髒氣法時論》記載:“肺主秋, 肺收斂, 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 辛瀉之”。 專家說, 酸味起到收斂肺氣的作用, 而辛辣則起到發散瀉肺的不良作用。 秋天是“收”的季節, 不可發散, 因此可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 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鳳梨、芹菜等。

另外, 《金匱要略》有“秋不食肺”之說。 專家介紹, 夏天對人體消耗極大, 秋季雖然氣溫有所下降, 但又有了燥氣, 也就是常說的秋燥。 “燥氣當令, 易傷津液。 ”

因此, 飲食上還應注意多吃滋陰潤肺的食物。 如:百合、木耳、扁豆、枸杞、兔肉、黃鱔、鯽魚等。 《飲膳正要》說:“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禁寒飲”。 秋季可以適當食用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生地粥。 當然, 也不能忘記去除體內濕邪。

因為濕邪易困脾, 使脾陽不暢, 運化不利, 損傷脾氣, 生痰, 傷肺。 秋季時節, 可適當食用枇杷、芝麻、糯米、粳米、蜂蜜、鳳梨、乳製品等柔潤食物, 養脾生津。

進補 防燥不膩

很多人認為秋天應該進補, 貼秋膘, 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夏季出汗多, 易“苦夏”, 人體體能消耗很大, 使人心煩意亂、疲倦乏力, 尤其是體質偏弱或者有慢性病患者更甚, 可在秋季適當進補, 以補充一夏天的體能透支, 提高體質, 迎接冬天的來臨。

但由於剛剛立秋, 此時進補與中秋、深秋還有所不同, 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循序漸進, 以飲食營養的調理和水分的補充為佳, 不提倡過早過多食物油膩食品和羊肉等過於溫熱的補品。 否則極易使原本傷津的胃腸道負擔過重,

誘發感染, 引起急性胃腸炎、胰腺炎等。 可以用蓮子、桂圓、黑芝麻等煮成湯粥食用。

運動 不在冷水中游泳

立秋之後, 雖然初秋氣溫依然較高,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 氣溫溫差逐漸加大, 應注意增減衣服, 特別是老年人、體質虛弱者更應注意。 俗語有“立秋十八天, 河裡無澡洗”的說法。 專家們強調, 立秋後再過十八天左右, 雖然氣溫依然很高, 但是河水和室外泳池, 特別是深水處的水溫逐漸變低了, 不適合像夏季一樣在河裡游泳了, 否則容易受寒得病。

疾病 冬病夏治最後一伏

“冬病夏治”是依據自然界陰陽變化對人體的影響, 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 並依此制定出的傳統治療方法。 中醫的養生保健理論,

由於特色突出、療效確切, 獲得了很多人的肯定。

如今冬病夏治進入最後一伏, 患者應抓緊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 冬病夏治適合於慢支、骨關節病等慢性病, 常用的手段有膏藥、內服中藥等。 另外, 部分皮膚病如牛皮癬患者也可以嘗試夏季溫泉洗浴, 這也是被實踐證明對部分患者確有療效的輔助療法。

預防 秋季常見病

中醫專家介紹, 往年立秋後, 臨床上咳嗽、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胃腸炎等病例較多見。 主要原因是秋季經常出現氣溫突變, 冷熱不均, 人體新陳代謝受到抑制, 不能及時適應變化, 因此人們應當提早準備、預防為主, 結合食療保健, 真正做一位身健體康的養生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