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門上插的草叫什麼 端午為什麼要插艾草
民諺說:“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 在端午節, 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 家家都灑掃庭除, 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
艾葉:又名家艾、艾蒿, 是菊科植物。 其莖、葉都含揮發性芳香油, 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
菖蒲: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 性溫, 味辛、苦, 根莖含有揮發性芳香油, 其中主要成分為細辛醚、細辛醛等, 具有化痰開竅, 除濕健胃, 殺蟲止癢之功效。
青蒿:青蒿有香氣, 所含的揮發油占全草的0.3~0.5%, 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古旋樟腦等, 全草可以提取青蒿素, 能清熱解毒, 還能抑制病菌生長, 就農曆五月份的氣候而言是很好的防病治病的草藥。
佩蘭:為芳香化濕類中藥, 其味辛, 性平, 具有解暑化濕、辟穢和中之功效。
端午“插艾草”的來歷
端午節本是紀念屈原的節日。 至唐黃巾起義時, 黃巢義軍攻打中原地區, 時值端午。 當地官員於是放出風聲:“黃巢隔山搖刀, 人頭落地!”動員民眾逃離家園, 是為"走黃巢"。 實際是使義軍無法與民眾接觸, 以制義軍不斷擴大之勢。
中原地區某戶人家, 男人都外出了, 家中只有一婦人與二個小孩, 一小孩為親生, 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遺孤。 親生的小孩剛能行走,
果然, 義軍過境, 見家中插艾草的人家,
其實, 黃衣人是黃巢義軍的前鋒謀士, 武藝高強。 義軍所到之處, 都是無人村, 義軍無人支援, 成了孤軍。 謀士知有蹊蹺, 化成便衣, 獨自尋找原因, 遇是了婦人。 忽然不見, 只是縱身跳上大樹隱藏起來了。 謀士小施一計, 不僅破了官府的:“黃巢隔山搖刀, 人頭落地!”謠言, 為義軍獲得民眾支持, 又使民眾積德行善成風, 世人於是將此傳統繼承下來, 成為今天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
陸河人為客家人, 多為中原遷移到陸河。 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黃巢”“插艾草”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