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國人心理透視:愛扎堆卻不團結

專家小傳:孫時進, 教授、博士生導師, 復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古人云:人心齊, 泰山移, 我們也常說“團結就是力量”。 但當代國人似乎忘了這些教誨:職場上勾心斗角、商海中爾虞我詐、朋友間言不由衷, 都讓團結精神離我們越來越遠。

國人愛扎堆, 卻不團結

我們都聽過“和尚挑水”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喝, 兩個和尚抬水喝, 三個和尚沒水喝。 可見, 人多了, 意見難以統一, 也很難團結。 臺灣人文學家柏楊則直截了當地說, 一個中國人是條龍, 但三個中國人卻成了一條蟲。 他認為, 中國人最拿手的就是內斗。 歷史上, 三家分晉, 讓春秋時最強的國家分崩離析, 最終大家都被后起的秦國所滅;南宋皇帝忌憚岳飛功高蓋主, 讓威震金軍的岳家軍不戰而退, 還制造了“莫須有”的千古奇冤;蔣公的“攘外必先安內”更是讓中國頃刻間喪失東三省。

內耗、內斗從古至今都伴隨著中國人在前行。

國外華人也概莫能外, 《紐約時報》曾報道過, 華爾街的印度人、前蘇聯人和中國人都很聰明, 但前兩者擅長團體作戰, 而后者則傾向于單打獨斗。 然而, 看似不團結的中國人卻又講究鄉土情, 找老鄉更是每個大學新生的必修課。 在國外, 中國人也比其他民族更愿扎堆。 有人在加拿大華人論壇提到, 即便在歐美多年, 中國人也依然生活在中國人圈子中——家庭醫生是中國人、牙醫是中國人、理發師也是中國人……同時, 海外華人交往有三部曲:第一部, 某次偶遇, 相見恨晚;第二部, 你來我往甘如蜜, 親得不得了;第三部, 因為共享朋友,

交集擴大, 只要有人一挑撥, 立即老死不相往來。 扎堆而不團結, 這不僅是海外華人圈子的獨特風景, 也是當代中國的一個明顯現象。

扎堆可能有損他人利益

找老鄉是本能使然, 是一種非理性的選擇, 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內群體效應”。 人作為群體性動物, 在原始社會中為了更好地生存, 必須抱團抵御外敵, 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找老鄉的習慣, 而且這一點在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然而, 當利益受到侵害時, 矛盾就產生了。 特別是中國地大物博, 人與人之間在語言、生活習慣、思維和行為方式上都有極大的差別, 在這種情況下, 誤會和矛盾在所難免, 哪里還能奢談團結?

何況, 扎堆的目的有時并不單純。 有人想通過老鄉或校友攀關系,

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但可能會在無形中損害他人的利益, 矛盾和爭斗也就不可避免了。 這種找關系辦事的現象以關系好壞作為評判標準, 并不客觀, 容易造成不公平, 給既得利益者和利益受損者之間埋下仇恨的種子。

最重要的是, 中國長久以來是集權文化, 人人都被教育要聽話。 因此, 畏懼強權是中國人的性格軟肋。 當一個圈子中出現“強人”, 人們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服從。 但無論對錯, 這種不公的現象會讓人們貌合神離, 降低信任度, 影響團結。

公平公正才能讓人們團結

要說中國人從不團結, 那也是不對的。 遠如抗戰八年, 全國一心、眾志成城, 趕跑侵略者;近如幾年前的釣魚島、黃巖島之爭, 國人也是全民激憤, 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漲。

但要將國人擰成一股繩, 無時無刻不謹記團結精神, 關鍵在于讓全社會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改革開放后, 市場競爭機制的引入就讓中國人有了一定的公平公正的概念。 靠能力說話, 憑本事辦事, 這是杜絕靠關系、拉幫結派, 進而避免團隊分崩離析的好方法。

更重要的是, 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平等意識, 才能從根本上克服不團結的民族劣根性。 強人能提高辦事效率, 但任何人都會犯錯, 所以要讓孩子明白, 不能“愚從”強權, 而要公平對待任何人, 減少拉幫結派的行為。 這樣做, 才能給我們的子孫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 當未來有了公平的環境、良好的競爭氛圍, 那么, 就沒有人不想團結起來維護這樣一個難得的生存環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