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五積散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 五積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 那麼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 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當歸(去蘆)、肉桂(去粗皮)、芍藥、半夏(湯洗七次), 各三兩。 陳皮(去白)、枳殼(去瓤.炒)、麻黃(去根.節), 各六兩。 蒼術(米泔浸.去皮)二十四兩, 乾薑四兩, 桔梗(去蘆頭)十二兩, 厚樸(去粗皮)四兩。

【炮製】 上除肉桂、枳殼二味別為粗末外, 一十三味同為粗末, 慢火炒令色轉, 攤冷, 次入桂、枳殼末令勻。

【功能主治】 調中順氣, 除風冷, 化痰飲。 治脾胃宿冷,

腹脅脹痛, 胸膈停痰, 嘔逆噁心;或外感風寒, 內傷生冷, 心腹痞悶, 頭目昏痛, 肩背拘急, 肢體怠惰, 寒熱往來, 飲食不進;及婦人血氣不調, 心腹撮痛, 經候不調, 或閉不通, 並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錢, 水一盞半, 入生薑三片, 煎至一中盞, 去滓, 稍熱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 蒼術 桔梗各600克 枳殼 陳皮各180克 芍藥 白芷 川芎 川歸 甘草 肉桂 茯苓 半夏(湯泡)各90克 厚樸 乾薑各120克 麻黃(去根、節)180克

【制法】 上除枳殼、桂兩件外, 餘細銼, 用慢火炒, 令色變, 攤冷, 入枳殼、桂令勻。

【功能主治】 散寒祛濕, 理氣活血, 化痰消積。 治外感風寒, 內傷生冷, 胸腹痞悶, 嘔吐惡食, 頭身疼痛, 肩背拘急, 以及婦女血氣不調, 心腹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 每服9克, 水150毫升, 薑3片,

煎至75毫升, 熱服。

【備註】 方中麻黃、白芷發散表寒;乾薑、肉桂溫散裡寒;蒼術、厚樸健脾燥濕, 半夏、陳皮、茯苓理氣化痰, 當歸, 川芎、芍藥養血和血;桔梗、枳殼升降氣機;甘草調和諸藥。 全方共奏散寒、祛濕、理氣、活血、化痰之功。 是治療寒、濕、氣、血、痰五積的主方, 故名"五積散"。

【摘錄】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看了上文對五積散的介紹, 我們應該明白要想讓身體快些好起來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還要在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