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歷史上戰神韓信為什麼寧死也不叛劉邦?
韓信是西漢的開國功臣, 也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 那麼韓信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不選擇背叛劉邦呢?韓信不聽從武涉、蒯徹的策反, 死不背漢, 是其性格所致, 欲報知遇之恩故也。 西元前203年, 天下連天烽火。 韓信率部直取齊地, 肥得可以, 有了環視群雄的本錢, 然後從劉邦手裡奪了個齊王的封號——這個輕率的舉動埋下了他日後身首異處的禍根。 當此之時, 腦子清淺的項羽得知他的二十萬部隊連同司令官龍且盡為韓信所滅, 漢軍對楚軍形成了包圍之勢。 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產生了恐懼心理。
於是派武涉前去策反韓信, 條件是:三分天下, 各做地主。 而不屬於任何派系的漢陽人蒯徹也看出了當時韓信在局勢中的微妙地位, 也在第一時間趕來湊熱鬧, 讓韓信南面稱孤, 三分天下。 兩人的謀劃竟驚人的一致。 蒯徹湊什麼熱鬧, 他又無黨無派?估計是想借機撈一杯羹, 弄個開國元勳幹幹。 問題出來了, 蒯徹一介瘋瘋顛顛的書生——後來見韓信無動於衷, 佯狂為巫, 令人驚奇的是, 漢高帝十一年, 劉邦竟赦免了蒯徹, 也是好命——都看出了這一點, 身為統帥的劉邦就看不出來!
平心而論, 武涉和蒯徹都是眼獨具眼力, 對當前形勢的分析, 有理有據, 入木三分。 設若韓信當時腦子一熱, 雄心一動, 三分天下有其一之首謀不歸諸葛武侯明矣。
按理說, 知恩圖報, 在任何時代都是值得提倡的人文精神, 劉邦不該那樣對他才是, 兔死狗烹, 鳥盡弓藏,
而劉邦是個老辣的政治家, 想地卻是漢家天下。 人心難測啊, 欲壑難填啊, 這小子手裡有兵, 功勞又大, 三大戰役他打了一個半, 現在要齊王, 保不准將來要……, 劉邦不覺打了一個寒噤, 想都不敢往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