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我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靠譜嗎?

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得知, 最早的相關資訊來自於《中國經濟週刊》的一篇有關“過勞死”的報導, 但該報導中引用的資料是“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 而且, 並無報導將中國“過勞死”人數同日本進行比較。

專家稱, “過勞死”這個概念在醫學上並不成立, “過勞死”人數難以統計, 所謂“過勞死”及“‘過勞死’第一大國”, 都只是媒體炒作出來的概念。

追溯一

過勞死年超60萬被眾媒體反復提及

“每年60萬”、“中國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的說法從何而來?

北青報記者搜索發現, 最新的相關中文報導, 見於10月10日的《環球時報》。

該報導編譯日本“news-postseven”網站文章, 稱“中國公司過勞死人數年逾60萬”。

《環球時報》提及的日本媒體文章發表於10月9日, 文中確實提到了“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中國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的說法。

然而, 這一說法並非最先見於日媒。 2012年10月28日, 《中國青年報》的一篇文章《“壓力山大”背後的集體焦慮感值得警惕》稱, “中國已超越日本成為‘過勞死’大國”、“有統計顯示, 巨大的工作壓力導致我國每年過勞死亡的人數達60萬人, 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但並未提及資訊的來源。

這一內容被國內媒體的報導和評論廣泛引用。

追溯二

媒體互相編譯引用實為“翻譯”出問題

早在2006年, “中國每年60萬‘過勞死’”的說法就已出現並流傳。

北青報記者發現,

最早出現“中國每年60萬人‘過勞死’”內容的中文報導, 出現於2006年6月22日的《環球時報》, 該報導編譯了韓國《韓國經濟》的文章, 稱中國“每年因過勞死去世的人多達60萬”。

《韓國經濟》報導的原文指出相關資料來自於《中國經濟週刊》的報導。 韓媒所指的, 是《中國經濟週刊》2006年6月第23期的報導《“過勞死”——時代的必然還是法制的乏力 加班:需不需要工會同意》。

這篇報導中相關的說法來自首都醫科大學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楊新春教授, 但他的原話是“據估算, 目前中國每年大約有60萬人發生猝死。 ”

韓媒在援引時, 表述稱“據估計, 一年60萬人死于過勞”, 將“猝死”翻譯成了“過勞死”, 而此文又繼而被《環球時報》編譯轉發。

在韓媒的文章中, 涉及了“超越日本”的表述,

但這篇報導所指是人均工作時間而非“過勞死”人數。

專家說法

猝死不等於“過勞死”醫學上無“過勞死”概念

“猝死’不能等同于‘過勞死’, 而且醫學上根本沒有‘過勞死’的概念。 ”《中國經濟週刊》報導中所採訪的楊新春教授對北青報記者說。

楊新春介紹, “60萬”的資料來源於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的一個課題, 說的其實是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的人數估計。

該課題以我國心臟性猝死預防為研究課題, 該課題通過監測和推算, 得出我國的心臟性猝死發生率為每年約54.4萬。 “醫學上沒有辦法統計所謂‘過勞死’人數。 ”

“猝死的原因, 可能是病人本身有心臟病、心肌梗塞等疾病。 工作累可能會加大心臟負擔, 但從醫學角度, 我們不可能把‘過勞’或者‘工作壓力大’當作死亡的原因。

”楊新春說, “‘過勞死’其實是媒體炒作出來的一個概念。 ”

而且, 楊新春覺得“中國超過日本成‘過勞死’第一大國”的說法“不可靠”:“這是沒法比較的, 中國和日本的總人數差別那麼大, 怎麼可能通過絕對數字比較呢?再則, 即使在日本醫學界, 也沒有‘過勞死’的說法。 ”

他告訴北青報記者, 上述有關猝死的研究課題中, 也沒有涉及同其他國家的比較。 “這項研究只是想提醒人們有病早看病, 並沒有把猝死和‘工作壓力’或者‘加班’直接聯繫在一起。 ”

網傳

“中國每年有60萬人因‘過勞’而死, 超過日本成為‘過勞死’第一大國。 ”近日, 這樣一則消息在網路流傳, 加之近期年輕白領、在校博士勞累猝死的新聞頻發,

這一說法引起網友的強烈共鳴, 紛紛慨歎“壓力山大”。

調查

1.調查稱中國每年心臟性猝死人數約60萬, 中國媒體報導, 韓國媒體援引, 報導成“過勞死”每年60萬人。

2.報導稱中國人均勞動時間超日韓, 被傳為“過勞死”人數超日韓。

3.專家解釋:醫學上無“過勞死”概念, “過勞死”人數無法統計更無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