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樹葉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拼音名】Zhà Shù Y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殼鬥科植物蒙櫟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摘嫩葉, 鮮用或曬乾。
【性味】微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止痢;止咳;解毒消腫。 主痢疾;腸炎;消化不良;支氣管炎;癰腫;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10g;研末, 每次1-1.5g, 小兒酌減。 外用:適量, 搗敷。
【臨床應用】
1.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將柞樹葉製成50%的煎液, 每次100ml, 日服3次, 7-10天為一療程, 可連服二個療程。 亦可用25%煎液100ml行保留灌腸, 每晚睡前1次。 臨床觀察181例, 一療程的治癒率為69-74.7%, 累計一、二療程的治癒率在85%以上。 據100例的觀察統計,
2.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於6-8月採摘鮮嫩的柞樹葉, 陰乾後碾成極細粉末, 用文火炒焦, 供口服。 1周歲內每次0.5g, l周以上每次0.75-lg, 每日3-4次。 治療小兒中毒性消化不良100例, 結果97例痊癒, 3例無效(均合併營養不良)。 治程最短1日, 最長10日;其中1-3日內治癒者占38%, 4-5日內治癒者占39%。 服後無不良反應。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