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Tán Huǒ Cǎo
【別名】圍夾草、癌草、青竹殼菜、青鴨蹠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鴨蹠草科植物大苞水竹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urdannia bracteata(C.B.Clarke)O.Kuntze ex J.K. Morton[Aneilema nudiflrum R.Br.var, bracteatum C.B.Clarke;A.bracteatum(Clarke)O.Kuntze]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500-850m的水溝邊及密林下。
資源分佈:分佈于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化痰散結;清熱通淋。 主瘰鬁痰核;熱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0-60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