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Hónɡ Zǐ Sū

【別名】木樨臭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走莖龍頭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ehania fargesii(Levl.)C.Y.Wu var.radicans(Vaniot)C.Y.Wu

採收和儲藏:4-6月採收全草, 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走莖龍頭草, 多年生草本。 多鬚根, 常形成匍匐生根的走莖。 莖直立, 較粗壯, 高50-70cm, 四棱形, 有槽。 葉對生;葉柄長5-30mm;葉片卵圓形, 長3-15cm, 先端漸尖或突尖, 基部心形, 邊緣具圓鋸齒, 兩面疏被柔毛, 以葉脈處為多。 花通常為腋生雙花, 總梗極短, 常著生於莖最上部的1-3節上;苞片小, 披針形;花萼鐘狀, 齒5, 卵狀三角形至披針形, 呈二唇形, 上唇3齒略高, 下唇2齒略低, 外面密被微柔毛;花冠紫色, 長約4cm, 外面被短柔毛, 上唇直立, 2裂或2淺裂, 下唇3裂, 中裂片較大, 邊緣波狀;雄蕊4, 不伸出花冠外, 花藥2室, 被微柔毛;子房4裂, 被微柔毛;花柱伸出花冠;柱頭2裂;花盤杯狀, 前方呈指狀膨大。 小堅果。 花期4-6月, 果期6-9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200-1800m的常綠及落葉混交林下蔭處。

資源分佈:分佈於浙江、酒杯、湖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發表散寒;消腫解毒。 主風寒感冒;跌打損傷;瘡瘍腫毒;蛇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