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臭氧成為夏季首要污染物

近期, 本市迎連續豔陽天, PM2.5濃度較低, 是否意味著空氣品質好?市環保監測中心的監測資料顯示, 繼前天下午臭氧超標, 昨天下午, 全市大部分監測站點監測到的臭氧濃度超標, 空氣整體達中度污染。 預報顯示, 今天白天全市各區域的首要污染物將仍為臭氧, 城區和北部郊區縣預計為中度污染, 南部郊區縣為輕度污染。 因臭氧的“攪局”, 讓本市空氣連續多天遭遇污染。

2013年1月1日起, 細顆粒物(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三項污染物, 同時被納入本市空氣品質監測專案。 而按照新國標, 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在160微克/立方米以下,

空氣品質為優, 160-200微克/立方米以下為良好, 超過200微克/立方米則造成污染。 今年初, 市環保局發佈2013年空氣品質報告顯示, 去年污染物超標的189個污染日中, 77.8%的污染日是因為PM2.5超標, 20.1%為臭氧超標。 並指出, 臭氧超標主要發生在5月-9月。

從前天開始, 即時播報空氣品質的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官微“北京環境監測”, 開始列出臭氧小時平均濃度。 而在冬、春兩季, PM2.5幾乎為即時播報的唯一物件。 當天下午, 臭氧代替PM2.5, 成為首要空氣污染物。 昨天中午12點, 城六區臭氧濃度為115微克/立方米, 西北部地區臭氧超標, 達202微克/立方米。 下午4點, 全市各地區臭氧濃度均超標, 平均約250微克/立方米。

環保部去年的月度空氣品質報告顯示, 6月、7月、8月, 京津冀地區的近半數污染日內,

臭氧均代替PM2.5, 成為空氣首要污染物。 市環保監測中心介紹, 5月到9月溫度較高時, 易發生臭氧超標污染。 臭氧主要危害人體的呼吸系統, 也對眼睛有一定刺激。 午後到傍晚, 為臭氧的濃度峰值時段, 一般情況下, 室外比室內濃度更高, 下風向比上風向濃度高。 在臭氧濃度較高時, 建議儘量減少戶外活動。

釋疑一

臭氧的來源是什麼?

臭氧的化學分子式為O3, 與氧氣(O2)的分子式只存在細微差別, 但二者的化學性質相差巨大。 臭氧的來源上,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謝紹東介紹, 臭氧產生於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之間的光化學反應, 其過程需要足夠的光照和溫度。 “只要有空氣參與的燃燒, 就會產生氮氧化物,

揮發性有機物則來源於工業排放、機動車尾氣、裝修、噴漆等等。 ”他介紹, 近地面的臭氧污染主要源於人類生產生活。

近地面的臭氧污染與距離地面約30公里的高空臭氧層, 對地球生物的影響發揮著“魔鬼”與“天使”的正反作用。 臭氧層是在雷電、太陽高能射線輻射等自然條件下產生, 可以吸收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等99%的短波射線, 成為地球的“保護傘”。 全球環境氣候變化引起的臭氧層空洞問題, 正成為人類面臨的一大課題。

釋疑二

臭氧超標有何危害?

臭氧濃度超標, 會對人類及環境造成哪些危害?專家表示, 空氣中臭氧達到一定濃度, 首先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如對眼鼻喉、呼吸道等產生刺激。 北京市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潘濤介紹,

歐美國家更早開展臭氧對健康影響的研究, 因此目前國內的臭氧濃度標準, 基本參考歐美國家。 2012年新國標頒佈後, 全國主要城市均開始開展臭氧的即時監測。

謝紹東介紹, 除了對人體造成傷害, 由於臭氧是氧化性極強的催化劑, 對金屬、材料等均會產生腐蝕作用。 同時, 臭氧可促使空氣中大量氣體污染物轉化為顆粒物, 其中大部分即成為重要污染物PM2.5。 因此, 近地面臭氧濃度如超標, 其危害程度不亞於PM2.5超標。 著名的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就與臭氧超標有直接關係。 但光化學煙霧的發生, 需要各項污染物嚴重超標及光照充足等多方面條件。

釋疑三

臭氧污染如何防治?

臭氧超標及伴隨其發生的光化學污染,

對人體健康及環境均構成影響, 可以採取哪些措施進行防治?潘濤表示, 現階段本市空氣治理重點為PM2.5, 臭氧或成為下一階段防治重點。

他分析, 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是臭氧的前體物, 均已被列入本市排放源清單中。 這兩種污染物大量產生於機動車尾氣排放, 因此本市提高燃油標準、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等方式, 對防治臭氧污染起到明顯效果。

謝紹東介紹, 臭氧的產生涉及的光化學反應極為複雜, 監測難度較大, 國內直到近幾年才實現對臭氧的監控。 他表示, 目前環保部門及公眾均關心PM2.5, 但夏季的臭氧污染容易被忽視。 他建議儘快列出臭氧來源清單, 有效控制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 掌握其在大氣中的比例,

以減少臭氧的生成。 通常情況下, 城區內減少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能有效防控臭氧, 郊區則更要控制氮氧化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