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高血壓別忘腎
目錄:
第一章:高血壓患者需謹慎護腎
第二章:當心降壓藥的首劑效應
第三章:預防高血壓 每日限鹽5克
高血壓患者需謹慎護腎
“醫食同源, 食借藥威, 藥助食性, 藥食同用, 相得益彰”, 說的就是藥物跟正確的飲食二者之間相輔相承的辯證關係。 改變膳食結構, 合理調配, 是防治高血壓腎病的健康基石。 高血壓腎病病人的合理膳食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清淡少鹽 研究證明, 一個人攝鹽量過多, 易得高血壓腎病。 為什麼高血壓腎病跟鹽的關係這麼大呢?一是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 鈉多了, 體內保留的水分便增多,
不要過量飲酒 過量飲酒與高血壓腎病密切相關。 一般不主張患者喝酒精度高的酒, 酒精與心血管病的關係是雙向的——低劑量的酒精可以是血管的擴張劑, 高劑量的酒精會致血管收縮, 引起血壓升高。
合理攝入礦物質 鉀跟高血壓腎病密切相關。 鉀主要在蔬菜、水果裡的含量較高, 攝人豐富的鉀有利於血壓的下降和鈉鹽的排利於降血壓。
分清“好”“壞”脂肪酸 脂腸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 不飽和脂肪酸又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 多不飽和脂肪酸又包括ω-6系亞油酸和ω-3系α-亞油酸兩種。
飽和脂肪酸有升血壓作用, 不利於高血壓腎病患者的治療。 目前比較提倡使用單不飽和脂肪酸, 它不僅有利於降血壓, 還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ω-6系亞油酸即食用油中含的亞油酸, 它有調節血壓的作用, 缺點是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同時, 也使高密度脂蛋白一起下降。 ω-3系α-亞油酸, 主要有抗血栓作用, 這對高血壓腎病患者還是有幫助的。 而反式脂肪酸, 對心血管的危害可能比飽和脂肪酸還嚴重。 最典型的反式脂肪酸就是人造黃油,
蛋白質、膳食纖維不可少 高血壓腎病病人如果沒有嚴重腎功能不全併發症, 蛋白質是不能少的, 而且蛋白質中的某些氨基酸可能也有調節血壓的作用。 膳食纖維對高血壓腎病是有幫助的。 可以減少腸道脂肪的吸收, 有利於控制體重, 調節血壓與改善胰島素抵抗。
當心降壓藥的首劑效應
老高患高血壓5年了, 平時服用硝苯地平, 一天2-3次, 收縮壓控制在150-170毫米汞柱, 舒張壓60-70毫米汞柱。 最近, 老高發現自己小便時淋漓不盡, 去醫院檢查, 被診斷為前列腺肥大。 醫生給他開了特拉唑嗪, 並囑咐在臨睡前服用, 首次只需吃半片即可, 以後可按常規劑量服用。
半夜, 老高睡眼蒙矓地去洗手間, 還沒走到門口, 突然感到天旋地轉, 摔倒在地。 猛烈的撞擊聲驚動了家人, 以為老高中風了, 急忙送他去醫院。 經急診醫生檢查, 老高神志清晰, 四肢活動正常, 只是擦破了皮膚, 並沒有中風徵象。 老高非常納悶, 雖然自己有時感到頭暈, 從來沒有跌倒過。 醫生詳細瞭解老高的病情和服藥情況後, 認定問題就出在那多服的半片特拉唑嗪上, 這是降壓藥“首劑效應”惹的禍。
忽視醫囑致不良反應“首劑效應”是指患者在第一次吃某種藥物時, 如果不按醫囑減量服用, 由於不能耐受該藥物的作用,
老高服用的特拉唑嗪屬於α受體阻斷劑, 可以放鬆膀胱和前列腺肌肉, 治療前列腺肥大, 也能擴張小血管, 起降壓作用。 老高第一次吃藥, 沒聽醫生的建議, 擅自加大藥量。 由於無法耐受詼藥物擴張血管的作用, 當身體從臥位呈直立體位時, 大腦血液來不及供應, 出現短暫缺血, 同時, 他還服用了硝苯地平, 更增加了直立性低血壓的概率。 因而發生眩暈而跌倒。 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 也可能發生在一些對此類藥物比較敏感的中年人身上。
哪些藥物值得關注
容易引起“首劑效應”的降壓藥並非只有特拉唑嗪, 其他如鈣拈抗藥硝苯地平, 中樞性降壓藥可樂定、甲基多巴, 還有周圍血管擴張藥肼苯噠嗪、長壓定、硝普鈉,
這些藥物多數是短效藥, 起效時間快, 發揮作用較強, 不良反應也容易發生。 而且, 不同種類的藥物會出現不同的“首劑效應”, 如特拉唑嗪等α受體阻斷劑可出現眩暈、心悸、噁心症狀;心得安等β受體阻斷劑可出現心跳過慢;硝苯地平等鈣拮抗劑有時會導致頭痛、心悸、面紅等。
如何正確對待“首劑效應”
為避免降壓藥“首劑效應”的發生, 首次用藥時, 不妨聽從醫生建議, 減少一半劑量, 讓人體對藥物作用先有一個適應過程, 然後再按常規劑量服藥, 以保證安全、有效。 一旦出現了“首劑效應”, 應立即停止用藥, 並平臥休息, 反應嚴重者需立即去醫院接受治療。
在整個人群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在10%-20%。“首劑效應”也是不良反應中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要權衡利弊,既不能把醫生的建議當成“耳旁風”,隨意增加藥量,也不能因噎廢食,害怕藥物不良反應而不肯服藥,甚至隨意停藥。
預防高血壓 每日限鹽5克
高血壓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泛的疾病之一,同時又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今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儘管高血壓一直被視為老年病,但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高血壓病呈年輕化趨勢。
調查: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增多
據中國高血壓聯盟的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約100萬人次,其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患者僅占5.8%;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之後,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的人數增至300萬人次,45歲以下患者占20%左右。
黃先生今年37歲,他常感覺頭暈、疲憊,剛開始他以為是感冒了,結果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原來患了高血壓。其實,像黃先生這樣年紀不大患上高血壓的人不少。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惠州協和醫院心血管科瞭解到,大部分年輕的高血壓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等到身體出現了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等病狀,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患上了高血壓。
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國標說,他接診的高血壓病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才18歲,有高血壓家族史。該院體檢中心負責測量血壓的王醫生說:“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一些中青年也都患有高血壓。”
原因:
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血壓
王國標醫師分析說,中青年患高血壓的原因是:生活條件好,飲食不節制,攝入大量高能量、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營養過剩活動量卻太少。他說,年輕人日常工作生活精神壓力偏大,工作節奏快,加班、熬夜、煙酒過度等都是導致患高血壓的原因。
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管醫師肖和龍說,高鹽飲食可使血壓升高,同時超重和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是正常體重者的3至4倍。
肖和龍說,我國年輕人高血壓患病率上升趨勢比老年人更為明顯,高血壓發病低齡化值得關注。很多青年人以為高血壓只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沒有引起重視。實際上,許多青壯年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疾病。高血壓病人早期常無感覺,而且病人的主觀感覺和血壓升高的程度並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現嚴重的臨床表現才引起重視。
建議:
定期測量血壓、改善膳食預防高血壓
那麼,高血壓疾病應該如何有效防治?
肖和龍認為,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他說,沒有頭暈頭痛等不適,不能就認為沒有高血壓。只有測量血壓,才能心中有數。越早發現高血壓,越早治療和控制,高血壓對心腦血管造成的損害就越少。
他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但是,一次測量血壓正常者並不代表以後血壓正常,因此應定期測量。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血壓水準應該小於120毫米汞柱/80毫米汞柱,如果發現血壓水準超過14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診治。
南方醫科大學惠州協和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徐峰表示,有高血壓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習慣高鹽飲食以及缺乏體力活動者是高血壓的易患人群,更要定期測量血壓。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兒童起就應定期檢查血壓。對無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40歲起應定期測量血壓,有的高血壓病人可維持10至20年無症狀,一旦發現已是Ⅱ期以上。
徐峰說,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3至5克,這對預防高血壓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至3克鹽。此外,預防高血壓還要注意不要煙酒過度,要控制體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還可使緊張的神經放鬆,慢跑、散步、游泳等均對穩定血壓有很大好處。此外,還應培養良好的適應和自控能力,對工作與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
結語:每天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都有一定的好處。小編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血壓患者平時飲食也是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的。(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號:2012.03,作者:錢岳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在整個人群中,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在10%-20%。“首劑效應”也是不良反應中的一種。高血壓患者要權衡利弊,既不能把醫生的建議當成“耳旁風”,隨意增加藥量,也不能因噎廢食,害怕藥物不良反應而不肯服藥,甚至隨意停藥。
預防高血壓 每日限鹽5克
高血壓是當今世界上流行最廣泛的疾病之一,同時又是引起腦卒中、冠心病和腎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險因素。今日是世界高血壓日,儘管高血壓一直被視為老年病,但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高血壓病呈年輕化趨勢。
調查:
中青年高血壓患者增多
據中國高血壓聯盟的調查統計顯示,我國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約100萬人次,其中45歲以下的中青年患者僅占5.8%;可到了上世紀80年代之後,每年新增高血壓患者的人數增至300萬人次,45歲以下患者占20%左右。
黃先生今年37歲,他常感覺頭暈、疲憊,剛開始他以為是感冒了,結果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自己原來患了高血壓。其實,像黃先生這樣年紀不大患上高血壓的人不少。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惠州協和醫院心血管科瞭解到,大部分年輕的高血壓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等到身體出現了頭痛、頭暈、胸悶、心悸等病狀,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自己原來患上了高血壓。
市中心人民醫院急診內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國標說,他接診的高血壓病人中,最年輕的一位才18歲,有高血壓家族史。該院體檢中心負責測量血壓的王醫生說:“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一些中青年也都患有高血壓。”
原因:
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引起高血壓
王國標醫師分析說,中青年患高血壓的原因是:生活條件好,飲食不節制,攝入大量高能量、高脂肪和高鹽的食物,營養過剩活動量卻太少。他說,年輕人日常工作生活精神壓力偏大,工作節奏快,加班、熬夜、煙酒過度等都是導致患高血壓的原因。
惠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主管醫師肖和龍說,高鹽飲食可使血壓升高,同時超重和肥胖者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是正常體重者的3至4倍。
肖和龍說,我國年輕人高血壓患病率上升趨勢比老年人更為明顯,高血壓發病低齡化值得關注。很多青年人以為高血壓只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沒有引起重視。實際上,許多青壯年並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疾病。高血壓病人早期常無感覺,而且病人的主觀感覺和血壓升高的程度並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現嚴重的臨床表現才引起重視。
建議:
定期測量血壓、改善膳食預防高血壓
那麼,高血壓疾病應該如何有效防治?
肖和龍認為,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他說,沒有頭暈頭痛等不適,不能就認為沒有高血壓。只有測量血壓,才能心中有數。越早發現高血壓,越早治療和控制,高血壓對心腦血管造成的損害就越少。
他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測量一次血壓。但是,一次測量血壓正常者並不代表以後血壓正常,因此應定期測量。健康成年人的正常血壓水準應該小於120毫米汞柱/80毫米汞柱,如果發現血壓水準超過140毫米汞柱/90毫米汞柱,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診治。
南方醫科大學惠州協和醫院心血管科副主任醫師徐峰表示,有高血壓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習慣高鹽飲食以及缺乏體力活動者是高血壓的易患人群,更要定期測量血壓。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兒童起就應定期檢查血壓。對無高血壓家族史的人,從40歲起應定期測量血壓,有的高血壓病人可維持10至20年無症狀,一旦發現已是Ⅱ期以上。
徐峰說,每人每天的食鹽攝入量為3至5克,這對預防高血壓有良好的作用。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天只吃2至3克鹽。此外,預防高血壓還要注意不要煙酒過度,要控制體重、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還可使緊張的神經放鬆,慢跑、散步、游泳等均對穩定血壓有很大好處。此外,還應培養良好的適應和自控能力,對工作與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態。
結語:每天控制食鹽的攝入量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都有一定的好處。小編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高血壓患者平時飲食也是要控制食鹽的攝入量的。(文章原載于《健康文摘》,刊號:2012.03,作者:錢岳晟,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