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片狀糜爛
胃是人體中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 人類進入身體的食物主要是通過胃來分解, 然後輸送給身體的各個器官。 但是由於飲食不當或者不按時吃飯, 經常吃有刺激性的食物, 很容易讓胃產生問題, 而胃片狀糜爛就是胃病的其中一種, 而大多數人對胃片狀糜爛都比較陌生, 下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一、病因
1。 藥物:①非甾體抗炎藥, 包括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 該類藥物可通過胃黏膜直接損傷及抑制環氧合酶損傷。 ②抗腫瘤藥。
2。 應激:嚴重創傷、大手術、大面積燒傷、顱內病變、敗血症、嚴重器官病變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均可致本病。
應激時:① 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釋放增多, 導致胃黏膜血管收縮而血流量減少, 黏膜缺血造成黏液和碳酸氫鈉分泌不足, 局部前列腺素合成及再生能力下降, 胃黏膜屏障作用減低, 造成黏膜損害;② 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導致胃酸分泌亢進,
3。 酒精:酒精的親脂性和溶脂性能導致胃黏膜屏障破壞, 上皮細胞損害, 黏膜內出血和水腫亦可導致胃酸分泌亢進造成黏膜損傷。
本病突然起病, 臨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為本病的主要表現, 其發生率約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 僅次於消化性潰瘍出血。 輕者僅大便潛血陽性, 而多數患者有嘔血與黑便。 出血隨病情反復而呈間歇性發作。 通常本病的病情較消化性潰瘍出血嚴重, 雖然經過大量輸血, 血紅蛋白較難升高。
二、病理
實際上胃糜爛是指局限於胃粘膜的淺潰瘍, 它是一個胃鏡學診斷用語, 因其深度不超過粘膜肌層, 也有人把它認為胃潰瘍的早期階段或前期階段。 但應當指出, 並不是所有的胃糜爛都發展成為胃潰瘍。 自從纖維胃鏡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以來, 發現胃糜爛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原因之一, 發生率僅低於潰瘍病。 目前, 一般稱胃糜爛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為急性糜爛性胃炎, 亦有人稱之為出血性胃炎或急性胃粘膜病變。 有時十二指腸粘膜亦可出現糜爛, 引起出血。 胃糜爛呈點狀或片狀分佈, 糜爛的底部為紅色的新鮮出血或暗紅色的陳舊出血, 有時底部為白色壞死物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