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僅僅晚上才需要睡眠嗎?

長期以來, 人們普遍認為, 人體睡眠節律受地球自轉的影響。 地球每二十四小時自轉一周, 人體也完成一次睡──醒的生理週期。 根據這種睡眠節律模式, 午間睡眠一直被認為不是人體固有的生理現象, 是懶散和暴飲暴食的結果。 但最近聯邦德國慕尼克馬克斯·普朗克精神病研究所睡眠研究專家朱爾根·舒雷和斯科特·坎貝爾研究後發現, 人體睡眠節律並不完全像通常認為的那樣。 實際上, 人體睡眠遵循超晝夜節律, 除夜晚外, 人們白天也需要睡眠。

舒雷和坎貝爾的實驗設計可謂巧妙。 他們讓志願受試者在沒有鐘錶參照的情況下,

在地下室裡生活三天三夜。 在此期間, 不讓他們從事閱讀、書寫、聽音樂和其他任何有趣的活動;也不讓他們飲用酒類、咖啡和茶等具有神經刺激的飲料。 他們唯一被允許做的就是完全服從他們的生理需要, 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 在這種使受試者完全失去晝夜感和時間感的情況下, 舒雷和坎貝爾通過受試者頭上所帶電極, 遙測他們的腦電波、眼球運動情況、體溫和身體其他情況, 判定他們實際的睡眠時間和睡眠深度.

實驗結果表明, 除了通常夜間一個睡眠高峰外, 人體另外在上午九時、中午一時和下午五時左右還有三個明顯的睡眠高峰, 其中又以中午一時左右的睡眠高峰最為明顯。

也就是說, 除了夜晚睡眠外, 人體在白天還有一個以四小時為間隔的睡眠節律。

舒雷和坎貝爾認為, 在日常生活中, 人們白天的睡眠節律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緊張的情緒所掩蓋, 或被咖啡、酒和茶之類具有神經興奮作用的飲料沖掉, 因此並非每個人白天都有困乏的感覺。 一旦這些外界因素有所緩和, 人體白天的睡眠節律就會清晰地顯露出來, 到時人們就會有困乏的感覺, 會很自然地傾向於中午睡一覺。 如果這些外界因素進一步消失, 人們睡眠的閾值也會進一步降低, 上午和下午的兩個睡眠節律也會自然地顯現出來。

舒雷和坎貝爾說, 目前人類中被允許完全按人體固有睡眠節律睡眠的只有嬰兒, 因而在他們身上就明顯地表現出了這種"多相睡眠節律"。

他們除晚間要睡個長覺外, 白天一般也要美美地睡上三次。

舒雷和坎貝爾的研究結果還得到了人類學研究的佐證。 人類學家研究表明, 在古代農業社會裡, 不管是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 還是在熱帶地區, 人們白天確有睡覺的習慣。

在研究中, 舒雷和坎貝爾還發現, 和夜晚睡眠一樣, 白天睡眠也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 在酣睡階段也會做夢。 但由於人們一般白天睡的時間很短, 這個過程難以全部完成, 所以很少有人醒來後記得自己曾做過夢。

舒雷和坎貝爾說, 他們對人體固有睡眠節律的研究, 有助於人們更合理地安排工作時間, 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對改善宇航員的太空生活也有直接幫助。

因為太空環境沒有晝夜之分, 他們對睡眠節律的新發現, 有助於宇航員更科學地安排作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