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識別藥茶的好壞嗎?
藥茶, 系將中藥粉碎成粗粉或切割小段、細段, 應用時以沸水沖泡或加水稍稍煎煮後, 像飲茶一樣供病人服用, 以達祛邪治病, 防病保健的一種中藥劑型。
湯劑是中藥最常用的一種製劑, 它和中藥茶劑一樣, 具有製作簡便易行, 有效成分的溶出量大, 澄明度高, 服用後易被機體吸取, 作用迅速等優點。 但是, 煎煮湯劑程式繁瑣, 如果方法不當, 有效成分發揮分解和破壞。 如當火候太過或加水量少, 則易致糊中;當藥液溫度在30--40度時, 藥物中含有酶活性很強, 其有效成分特別是甙類成分在酶的作用下發生分解,
可以按藥物的性能特點、配方要求等, 將各藥粉或段、絲按先後次序逐味浸泡, 也可以同時浸泡。 其操作靈活, 程式簡單, 飲服方便, 適應各種國際化工作, 生活節奏加快的發展趨勢。
浸泡藥物時, 以沸水為溶媒, 可將其中的酶迅速殺滅, 避免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壞。
藥物為粗粉或細絲、小段, 其表面面積大, 與溶媒的接觸面積大, 易使有效成分溶出。
中藥茶劑一般以茶杯等為容器, 保溫性能好, 一般能使水溫維持在80--95度, 這樣可保證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而又不被破壞。
可以多次重複浸泡, 且療效持久。 尤其是某些慢性病患者, 經長時間飲服後, 其有效成分在體內可達到量標準,
對於一些膠類藥物如阿膠、鹿角膠等不耐高溫的藥物或揮發性成分的藥物如菊花、銀花等, 一些不宜久煎的藥如桑葉、番瀉葉等, 制成藥茶比湯劑更為適宜。
從臨床應用來看, 中藥湯劑為液體劑型, 雖有吸收快、作用迅速等優點, 但因它的劑量大, 味多苦, 病人在服藥時往往有一種“被迫”的感覺, 很難接受。 藥茶則是以“茶”的形式出現, 病人樂意飲用, 並可不拘時間, 隨時泡服。 同時, 藥茶的溫度容易控制, 可以根據病情選擇恰當的服法。 從療效上看, 藥茶的有效成分溶出量大,
根據醫生處方要求將所需的中草藥物飲片放置茶杯或熱水瓶中, 將煮沸的開水沏入, 攪勻, 蓋好茶杯或瓶蓋, 燜泡15~30分鐘即可, 如茶法飲用, 以味淡為度。 若需要煎煮的藥物, 用砂鍋煎藥汁, 加水煎2~3次, 合併煎液過濾, 裝入保溫瓶中, 代茶頻頻飲用。
將藥物粉碎成粗末, 加入粘合劑(如稀麵糊, 或將處方中不含揮發成分的藥物濃煎成膏後作粘合劑), 混合均勻, 揉成團塊, 再分方塊(或餅狀), 置通風陰涼處, 晾至微幹;再曬乾或低溫烘乾;最後以防潮性能較好的紙張分塊包裝,
將藥物粉碎成粗末, 按配方要求, 用紙或布袋分裝, 將分裝的茶劑置於乾燥處保存, 需用時再泡飲。
成品藥茶, 一般家庭不需掌握配製工藝和方法, 可以根據自己需要, 在市場茶葉商店或生產藥茶的廠家選購, 按照說明書服用。 它適於攜帶和家庭備用。 對於較為複雜的病證, 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對症選購服用。
藥茶服用注意事項
根據病情和體質及自身耐受情況合理選用藥茶, 適當掌握其用量, 不宜過少, 亦不可超量飲用。
飲用以趁熱為宜, 一般不隔夜再用。 現制現服為佳, 禁忌煎湯後隔數日飲服。
服用發汗解表類的藥茶, 宜溫飲頓服,
若需製作茶塊(茶餅), 應趁熱做, 以防溫度過低使粘性減弱, 不易成型。 並應儘量縮短製作時間, 防止放置過久而腐敗變質, 夏季更應注意。
由於藥茶所用的容器體積很小, 溶媒及藥量少, 所以不宜使用藥質蓬鬆、劑量大的藥物製劑。 此外, 也不宜使用有毒性的藥物及有效成分難溶于水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