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的木桶效應 早教比遺傳更影響孩子智力
亞拉巴馬大學心理學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進行了一個嚴肅的研究。 他們把一批4個月嬰兒分成兩組:一組送進教育中心, 那裡有老師教他們做遊戲和唱歌;另一組不進行早期教育, 只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營養。 到學齡前期, 第一組兒童的智商比第二組高10—20分。 到15歲時, 第一組孩子的語文成績和數學成績均高於第二組……由此可見, 遺傳雖然是影響孩子智商的重要因素, 但家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尤其是在孩子大腦的發育階段(3-6歲), 父母的培養, 哪怕只是玩捉迷藏等簡單的遊戲, 都有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作用。
在被問到為什麼二組兒童在智力方面會有這樣的差別時, 雷米說, 是早期教育促進了大腦發育。
嬰兒出生時便有幾十億個腦細胞, 稱為神經元。 有的神經元在孩子出生前就彼此相連, 調節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動。 其餘神經元則在後天經歷刺激後才能相通。 孩子發育時, 神經元形成的突起為彼此的聯繫和指揮生理活動鋪平道路。 例如, 眼部神經元的突起延及大腦視覺皮質, 可“翻譯”眼之所見, 並經其他神經元突起的聯繫, 指揮人對所見之物作出反應。 這類經歷每重複一次, 神經元之間的聯繫就被加強和鞏固一次。 嬰兒0—2歲時, 腦細胞發育迅速, 神經元聯繫劇增。 到2歲時, 腦細胞之間已有300多萬億條聯繫。 同時,
何謂木桶效應?
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 其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 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 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 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 只有換掉短板或將短板加長才成。 這便是著名的木桶效應, 又稱短板效應。 這一原理適用於眾多情況,
而早期教育中, 木桶效應很是普遍。 很多孩子成大後, 雖然成績很優秀, 但是遇到挫折, 則很容易一蹶不振。 也有孩子雖然智力超群, 但對別人卻缺乏同情心和起碼的尊重, 這些都是早教短板的表現。 .
早教的目的是體驗
很多家長對早期教育的理解是早期的素質教育, 他們希望的目標是孩子在XX歲認識N個漢字、會背N首唐詩、能說N句英語……這是很嚴重且很常見的認知錯誤。
早期教育實則是孩子生命體驗的積累過程。 在人生初期階段, 我們需要的不是智力被開發了多少, 而應該是全方位的接觸世界, 充分感知, 逐漸形成自己看待世界的觀點和方式, 從而樹立自己的個性特點。 而智力發展僅是其中一個方面,
因此, 一味追求單方面能力培養的早期教育, 很可能讓孩子在今後成長過程中遭遇其他方面能力的短板, 最終表現為整體能力不足, 個性發展片面。
早教該怎麼做?
一、教育內容要全面。 家長們應該努力為孩子營造豐富的學習體驗環境,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事物, 觸發孩子探索、鑽研的欲望, 擴大他們的視野。 同時, 全面的教育內容可以更好地發現孩子的興趣和特長, 從而在今後教育中, 能夠更加精細化和針對性。
二、教育方式要多樣。 家庭教育中, 可以針對不同能力的培養, 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 如聽歌曲培養樂感;親子閱讀、詩詞朗誦培養語言能力和想像力;“老鷹抓小雞”小遊戲鍛煉孩子的反應能力和運動能力……
三、教具選擇要科學。 教具是早教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很多家長認為, 孩子喜歡玩, 給孩子提供玩具就可以, 其實不然。 玩具也要講究內容, 生活中就有很多免費玩具, 比如一張廢報紙, 可以教孩子折成飛機、船等, 讓他感受到生活中的動手小樂趣。 幾粒小豆子可以説明孩子練習分類和數位邏輯。
而有條件的家長也可以選擇專業的早教工具, 比如小天才早教機, 囊括了多種能力培養的內容, 目前推出的五套內容套裝中, 就針對家長們關心的語言發展、英語學習、數位邏輯、情商培養等有重點的內容設置。 除此之外, 小天才對孩子心理的研究也很深入,
早期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開端, 影響人的一生, 作為新手家長, 一定要多用心、多學習, 讓孩子成為全能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