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管損傷可逆嗎
腎臟是人體泌尿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 而在腎臟中又有很多物質對人體發揮重要作用。 腎小管就是腎臟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物質, 因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吸收人體中的水葡萄糖等物質來促進新陳代謝。 很多生活習慣飲食習慣, 都會影響到腎小管出現腎小管損傷的情況。 如果一個人腎小管損傷的話可逆嗎?
腎小管的主要功能是重吸收水,葡萄糖,蛋白質,並排泄代謝物等,在身體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由於自身的不節制,導致了腎小管損傷就會對自己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會導致體內廢物無法排泄,體內迴圈受阻。 從而出現浮腫,血尿等症狀,當腎小管損壞時可以通過以下檢查來早發現早治療。 因此, 一旦發現腎小管損傷需要及時治療才是關鍵。
2、腎小管損傷的檢查方法
有些檢驗項目可以反應腎小管、腎間質的損傷,比如白介素-6、3型膠原、TGF-β1,以及成纖維細胞生長因數-23等,它們直接或間接地反應腎小管功能,超標則意味著容易出現不良結局。
另外,還有一種檢查也可以:白蛋白/總蛋白比值
尿白蛋白與總蛋白的比值,對腎小管間質損傷有預測意義。 如果尿白蛋白與尿總蛋白比值小於0.4,則提示腎小管間質受損。
3、腎小管損傷都有哪些症狀
臨床主要表現為少尿性或非少尿性急性腎功能不全,伴有噁心、嘔吐、消瘦、腹痛、疲乏無力、發熱、皮疹及關節痛。 合併腎小管功能損傷可表現為Fanconi綜合征,出現糖尿、氨基酸尿、磷酸鹽尿及近端腎小管酸中毒;也可表現為腎小管性蛋白尿及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
典型的藥物相關性TIN常有較為特徵性的病程,在用藥後10~20天出現腎功能不全,停藥後腎功能可緩慢恢復,而當再次使用致敏藥物時,可2~3天內發生急性腎衰竭;合併發熱症狀者約75%,短暫的紅斑皮疹、瘙癢、斑丘疹等皮疹者30%-50%,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者30%-60%,但三者同時出現(三聯症)者僅僅約30%;半數病人血清IgE水準升高,15%~20%患者出現非特異性關節痛。
腎小管損傷如何治療
1、少尿期治療。 主要是調整體液平衡,避免高血鉀症,積極防治尿毒癥和代謝性酸中毒,治療感染。
2、消除病因,治療原發病。
3、針對發病機理的主要環節。
4、恢復期治療。 增強體質,加強營養,適當鍛煉,以促進機體早日恢復,應儘量避免一切對腎臟有害的因素,如妊娠、手術、外傷及對腎臟有害的藥物。 定期查腎功能及尿常規,以觀察腎臟恢復情況。 一般休息半年可恢復原有體質,但少數患者,由於腎臟形成不可逆損害,轉為慢性腎功能不全,則按慢性腎功能不全予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