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養生

為什麼節食減肥註定會失敗

“事實不止一次證明, 通過節食減肥幾乎不可能達到長期效果。 不僅如此, 節食減肥還可能伴隨出現許多嚴重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 當我發現這些後, 我用了一整年時間完全不控制飲食, 不稱體重, 並且每天進行體育鍛煉。 現在, 我的體重始終保持在穩定水準。 ”美國科普作家桑德拉·阿莫特在她的新書《為什麼節食讓你發胖》裡分享了她個人的小故事。

桑德拉·阿莫特曾經是位元神經生物學專家, 自身的經歷激發了她對大腦與體重關係的好奇, 她想要理解大腦如何對體重進行調節, 以及如何找到節食減肥無效的證據。

她在自己的書中闡述了三個結論:人類無法控制自己的體重;節食減肥註定走向失敗;為了提高健康水準, 必須堅持每天運動。

大腦有它自己要努力維持的體重

桑德拉·阿莫特發現, 一個人的理想體重並不是他自己能夠決定的, 而是他的大腦根據他的遺傳因素和生活經歷, 以此為基礎決定的。 “正如人體每天都需要一定小時的睡眠, 我們每個人的大腦也有它自己要努力維護的體重範圍。 ”桑德拉·阿莫特解釋說。 這種調節系統位於下丘腦, 這是大腦裡的一個區域, 與人體的許多行為功能相關。 例如, 體溫調節、晝夜規律調節、饑餓感等。 調節系統接收與脂類儲量、血糖指數、食物攝入等有關的不同信號,

並且能夠對食欲以及新陳代謝進行回應, 也就是說下丘腦決定消耗人體正常運轉所需能量的數量, 以便保持穩定的體重。

大腦維持的體重標準上下浮動範圍大約是5公斤, 經常進行運動的人會向下浮動, 久坐不動的人們則向上浮動。 另外, 體重標準還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 因此, 當一個人體重增加並且持續超重幾年, 他的大腦所制訂的目標體重也將被提高, 因為大腦認為新的體重是一個參考值。 “對大腦來說, 並沒有所謂的超重, 只有需要維持的穩定體重。 ”桑德拉·阿莫特說。

不幸的是, 反之卻不亦然, 世界上所有的節食方法都不能降低大腦所認定的標準體重的範圍。 這導致了一種令人沮喪的事實——長期變瘦幾乎是不可能的。

“重新長回體重幾乎不可避免, 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所有的研究無一例外地指向了這個事實。 ”桑德拉·阿莫特說。

為了瞭解大腦制訂的體重標準, 桑德拉·阿莫特只在感到饑餓的時候才吃東西, 而一旦有飽足感就馬上停止進食。 她發現, 大概經過6個月時間, 體重就會穩定下來並成為大腦認定的目標體重。 “目前, 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是身體品質指數(BMI), 但這個指數並不能說明問題。 體質指數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人口胖瘦程度的, 並不能反映每個個體的目標體重。 ”桑德拉·阿莫特解釋說, “許多按照體質指數被認為超重的人, 實際上處於他們的大腦認為的標準體重水準。

節食減肥更容易患肥胖症

在桑德拉·阿莫特看來, 節食減肥註定是會走向失敗的。 “根據最樂觀的研究資料, 80%努力減肥的人在之後幾年中體重又反彈回到了原有水準, 而根據絕大部分研究資料, 反彈現象是百分之百會發生。 ”桑德拉·阿莫特說, “而且, 有15個長期研究的結果顯示, 節食的人與不節食的人相比, 患肥胖症的風險更高, 特別是那些原本體重正常的人。 ”

這種現象或許可以用大腦的反應來解釋, 大腦會促使食物攝取量增加, 並且為下一次節食期預先儲備能量。 節食引起的長期新陳代謝改變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節食期間, 為了節約能量, 人體消耗的卡路里也會變少, 而當這個人重新正常進食後, 身體卻仍然繼續以這種低消耗的代謝節奏運轉,

直到重新恢復原來的體重水準。 ”桑德拉·阿莫特說。 美國一個真人秀電視節目曾經對減肥超過50公斤的人進行跟蹤調查, 證明新陳代謝的改變會持續至少6年, 而這些人的體重又增長了40公斤。

進行體育鍛煉, 吃到飽就停

最後, 桑德拉·阿莫特提出, 體重正常也不能保證身體健康。 美國對1.1萬名志願者進行的一項為期14年的研究顯示, 無論一個人是否肥胖, 4種不良習慣都會增加過早死亡的風險:吸煙、久坐不動、水果蔬菜攝取不足以及飲酒過度。 改掉其中3種壞習慣, 就可以讓肥胖症患者及體重超重的人與體重正常的人壽命一樣長。

“保持理想體重的唯一方法是, 每天進行運動, 吃到飽就停口。

開始, 做到這需要努力,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食物誘惑的世界裡, 不過, 當我們養成了這個習慣, 事情就變得自然而然了。 我們最後不會再去計算卡路里, 也不會過分關注食物, 這為我們節約出了時間和精力去做其他事情。 ”桑德拉·阿莫特說。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