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八招拆穿“偽養生大師”
在浮躁而混亂的市場中, 劉太醫、張悟本、馬悅淩似的“神醫”依然存在。 那麼, 老百姓如何辨別他到底是真正的醫學科普專家, 還是瞎忽悠的“偽養生大師”?從我的所學所察所悟來看, 以下8點或許能幫上你的忙。
1.涉及看病就必須幹過臨床。
為什麼要強調臨床經驗?因為健康科普面對的是人的生命, 責任重大!看看被推下“神壇”的張悟本、馬悅淩, 和自行隱退的曲黎敏, 他們都沒有從醫資格, 沒有真正幹過臨床, 但講的不少內容卻涉及疾病診治。 醫學是非常嚴謹的科學, 只有幹過臨床, 給人看過病的人, 才能體會到什麼叫“如臨深淵,
2.“民間專家”最敢說。
“民間專家”最大的特點是敢說, 他們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是這樣”、“不是這樣”、“這個百分之百能治”、“任何人都適用”等等。 我是研究科學方法的, 每次聽到這些說法, 就會想到3個字——“不科學”。 這是一種不帶條件的表述, 但科學是有限的, 是講究條件的, 而這也恰恰是真正的醫學專家不太敢說的原因。 因為他們知道, 世界上不存在適用於任何人的治病方法。 真正的醫學專家一般會說, 某種方法“在什麼情況下”“對哪些人群有效”等等。
3.新名詞要高度警惕。
人們總是對新鮮新奇的事物感興趣。 “偽養生大師”們正是抓住了大家的這一心理, 由他們造出的新名詞層出不窮, 如“掌紋治病”、“全息論”等。 這是他們營造衝擊力、吸引眼球的一種手段。 碰到新名詞, 一定要先通過網路、圖書館等方式查閱, 看看該詞是否在專業的醫學學術雜誌上出現過, 如果沒有, 可能就是他們生造的, 而其目的往往是為了自圓其說, 為了忽悠你。
4.“類比”方法很害人。
“因為生茄子吸油, 所以常吃能降血脂”, “因為泥鰍能打洞, 所以吃它就能疏通經絡!”張悟本等偽專家採用的都是“類比”的方法。
5.多問幾個“為什麼”。
科學是經得起推敲的, 而偽科學則會在質疑聲中原形畢露。 面對各種醫療保健資訊, 老百姓一定要有基本的批判和懷疑的精神。 在現在的養生市場上, 流行著很多簡單易行的小方法, 若是作為保健的一種方式, 不涉及治療疾病, 可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如果說只要照做就能治病,
6.以食品代替藥品別輕信。
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 確實自古有“藥食同源”的說法, 但在我看來, 這種說法本身就不嚴謹。 食療不可能代替藥療, 它的作用只是輔助。 那種一味迎合讀者心理, 讓讀者放棄用藥, 放棄常規治療的觀點, 都應該高度警惕。 如果疾病已被確診, 就一定要堅持治療, 否則病情惡化, 得不償失。 有年輕人向我求救, 家裡的老人就愛輕信“神醫”, 林光常說地瓜抗癌的時候跟著吃地瓜, 張悟本說綠豆治病的時候就吃綠豆,
7.專業出版社更有保證。
實際上, 如果按照出版規律出書, 很多低品質的養生保健類圖書都無法出現在市場上。 大家買書時一定要選專業的醫藥健康類出版社, 這些出版社對內容的把關較為嚴格, 內容有專業人士把關, 相對有保證。 不過, 我一直覺得, 在當今浮躁的養生保健市場環境下, 出版社一定要耐得住誘惑。
8.書名太忽悠也別買。
《降壓不用藥》這是本一眼就會被我“斃”掉的書。 得了高血壓一定要用藥物控制, 這是最基本的醫療常識, 何來“不用藥”一說?老百姓接觸養生保健類書籍, 首先看到的是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