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嬰兒乳糖耐受

乳糖其實是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一種雙糖, 但是人體不能直接吸收乳糖, 乳糖需要靠乳糖酶稀釋後人體才能吸收養分, 一旦身體中乳糖酶缺少, 同時又吃入乳糖後, 乳糖就得不到稀釋直接通到大腸去, 大腸就會因此受到刺激, 而導致拉肚子、肚子疼這些症狀, 統稱乳糖不耐受。

生物原理

哺乳動物的幼體在斷乳後, 開始逐漸的減少乳糖酶的合成。 人類的幼兒[1]在4歲的時候通常會失去90%的乳糖消化能力, 但各人之間的差異很大。 一些人種的第2號染色體上發生基因突變, 表現能終止乳糖酶的減少性狀, 所以這些人種終生能消化乳糖。

關於該變異出現的時間和地點科學上尚無一致的結論。 有人認為是前4000年左右在瑞典和阿拉伯半島分別獨立出現並逐漸在擴展中融合, 有人認為是前4500年左右在中東地區出現後, 擴展到別處。 另外有人認為該變異在更晚的時候又獨立出現在東非的圖西族人中。

目前的狀況是:多數祖籍西歐的人基因中存在該變異(意味著他們夠終生消化乳糖), 而東亞人、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和美洲、大洋洲的原住民族則多數沒有該變異(意味著他們成年後會出現乳糖不耐症)[1]。 全球平均有75%的人成年後會出現症狀, 所以與其將之稱作疾病, 還不如說是自然狀況更合適。

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不是一旦攝入微量乳糖立即出現腹瀉等症狀, 而是當攝入超過一定量之後才會出現。 所以大多數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仍然是可以喝牛奶的, 只是不能過量。 比如雖然日本人九成以上有乳糖不耐, 但大多數人可以每天喝200毫升的牛奶而沒有任何不適

症狀

而未被吸收者或仍未被分解的乳糖可引起腸鳴、腹脹、腹痛、排氣、不舒服、腹瀉等症狀, 有的人還會發生噯氣、噁心等。 這些症狀稱為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不耐症狀個體差異很大。 嚴重的乳糖不耐受多於攝入一定量乳糖後30分鐘至數小時內發生。

乳糖不耐症對嬰幼兒影響較大, 並會同時伴有尿布疹、嘔吐、生長發育遲緩等, 成人有時伴噁心反應。 不耐受症狀的多少和嚴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小腸內乳糖酶活性、攝入的乳糖量以及是否同時攝入其它類食品等

預防

1.少量多次攝入乳製品。

即使乳糖酶缺乏個體, 也可耐受少量乳類(120ml至240ml), 不會出現不耐受症狀。 限制一天中攝入乳糖總量, 一般乳糖限量為12克。 少量多次食用也可減輕乳糖不耐受反應, 一次食用量不超過250ml為宜。 只要每次飲牛奶時能掌握合理的間隔時間和每日攝入總奶量, 就可避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請注意, 嬰幼牛奶過敏患者請選擇羊奶或其他乳製品。

2.不宜空腹飲奶。 有乳糖不耐受者, 不宜清晨空腹飲奶。 在進食其它食物的同時飲用牛奶, 例如乳製品與肉類和含脂肪的食物同時食用時, 可減輕或不出現乳糖不耐受症狀。

3.先用發酵乳(特別是優酪乳)代替鮮乳。 發酵乳中的乳糖已有20%至30%被降解, 易於消化吸收。 食用優酪乳還能改善乳糖消化不良和乳糖不耐受,

食用也非常方便。

4.喝羊奶, 羊奶乳糖含量較牛奶低, 而且含有豐富的ATP(三磷酸腺苷)成份, 它可促進乳糖分解並轉化利用, 因此飲用後不易產生“乳糖不耐症”現象。 針對嬰兒的消化系統, 建議喝羊奶。 羊奶相對牛奶更養胃, 其富含的營養相對來說要超過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