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腸炎的治療方法介紹
慢性腸炎是夏季高發的一種疾病, 而且慢性腸炎常反復發作, 病情時輕時重, 由於病程較長, 營養丟失較多, 對患者身體消耗較大, 嚴重時由於失水、失鹽, 可以引起虛脫.慢性腸炎經久不治, 可導致營養不良, 甚至引起營養不良性貧血, 對健康影響很大.所以得了慢性腸炎, 除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外, 還要安排好飲食.
1.低脂、少纖維.含脂肪太多的食物, 除不易消化外, 其滑腸作用常會使腹瀉症狀加重, 因此患者不應吃油炸、油煎、生冷及多纖維食物, 可選擇容易消化的細掛麵、燴面片、餛飩、嫩菜葉、魚、蝦、蛋及豆類製品等, 以使腸道得到休息.
2.慢性腸炎患者如伴有脫水現象時, 可喝些淡鹽開水、菜湯、米湯、果汁、米粥等, 以補充水、鹽和維生素.
3.排氣、腸鳴過強時, 應少吃蔗糖及易產氣發酵的食物, 如土豆、紅薯、白蘿蔔、南瓜、牛奶、黃豆等.
4.慢性腸炎病人多半身體虛弱、抵抗力差,
“慢性腸炎”食療秘方:
1.小麥麵粉 取小麥麵粉500克, 白糖適量.麵粉放鍋內炒到焦黃, 每次50克, 加適量白糖, 用開水調勻, 早晚飯前服, 3--5天有特效.忌吃香蕉、柿子、油膩.
2.大蒜米粥 用粳米100克, 大蒜30克.大蒜去皮, 切碎末, 共加水1000毫升煮粥, 早、晚溫服, 有止痢、止瀉效果. 3)
“慢性腸炎”預防保健:
1.患者平時要加強鍛煉, 增強體質, 使脾旺不易受邪;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消滅蒼蠅, 加強飲食衛生和水源管理;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 不喝生水, 生吃瓜果要燙洗, 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2.要注意休息和增加營養, 給予易消化的食物, 如米湯、粥湯等.若虛寒腹痛泄瀉者, 亦可予以淡姜湯飲之, 以溫振脾陽, 調和胃氣.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在有條件情況下, 配合紅外線, 蠟療、拔火罐、針灸、氣功等療法, 以提高療效.另外保持心情舒暢, 避免強烈刺激,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慢性腸炎發病的週期長, 這個時候要注意補充蛋白質及維生素。 在日常飲食中應選用一些易消化的含優質蛋白質食品, 如魚、蛋、豆製品及富含維生素的新鮮嫩葉菜等。 因為慢性直腸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 故應食用易消化的半流質少渣食物, 並做到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