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人體乳酸怎麼產生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就是長時間沒有運動, 然後某一天突然做了很多運動, 之後就很容易出現肌肉酸痛的情況, 最容易出現的是腿部肌肉酸痛, 這是人在運動後肌肉產生乳酸造成的, 過多的乳酸堆積會導致疼痛, 但很多人不知道人體內的乳酸是如何產生的, 所以下面來詳細瞭解。

人體乳酸怎麼產生的?

長期以來, 乳酸一直被運動教練、體育教師、運動員、以及一般社會大眾, 認為是引起肌肉疲勞、肌肉酸痛、肌肉痙攣、無氧閾值和氧債的主要原因。 其實, 這種將運動時或運動後的特殊生理反應, 皆歸罪於乳酸的說法, 早已被運動生理學研究者否定。

除此之外, 有關乳酸與「肌肉酸痛」密切關連的論調經常被提出來, 甚至在網路上也經常看到這些錯誤的資訊。 「大量丙酮酸異化為乳酸, 乳酸堆積造成爬山後肌肉酸痛)」。 「因乳酸堆積而造成肌肉酸痛」。

「長跑活動後產生肌肉酸痛的原因是機體處於缺氧狀態, 產生大量乳酸)」。 「少運動的人, 有氧代謝的能力亦通常較低, 偶爾進行運動時, 肌肉內的血液供應不足, 就會產生一些酸性物質(例:乳酸)。 由於未能把這些物質及時排出體外或氧化掉, 積聚起來就會刺激到肌肉中的神經末梢, 或引起滲透壓的變化, 令水分增加滲入肌肉纖維內, 使肌肉膨脹, 這些現象都會導致肌肉酸痛……只要勤加鍛煉, 運動後就不會那麼容易感到肌肉酸痛了」。

其實, 乳酸在激烈運動過程中的堆積, 確實會形成肌肉pH值的下降, 造成肌肉酵素活性的降低, 進而形成肌肉活動的疲勞現象(急性肌肉酸痛), 但是, 運動後1至3天的遲發性肌肉酸痛(簡稱DOMS)現象, 根本就與乳酸的形成沒有顯著關聯。

有兩個理由可以簡要說明乳酸與遲發性肌肉酸痛無關。

首先, 在激烈運動後1至2小時, 血乳酸的濃度即恢復到安靜休息水準, 運動後1至2天才出現遲發性肌肉酸痛的運動者, 其血乳酸的濃度根本沒有顯著上升;其次,

一群同時參與跑步競賽的跑者, 很有可能部份較少參賽者, 會有遲發性肌肉酸痛的症狀,

另一部份則沒有這種困擾。 似乎, 突然急劇增加運動量與強度、進行大量的肌肉離心收縮運動, 造成肌肉纖維的輕微斷裂傷害, 才是遲發性肌肉酸痛的主要原因。

早期, 乳酸被認為是無氧性激烈運動下的產物, 肌肉在緩慢的氧化代謝過程中, 並不會產生乳酸。 人體在輕負荷的運動條件下, 會將葡萄糖分解代謝成丙酮酸, 然後再代謝分解進入Krebs迴圈, 氧化產生大量能量。 其實, 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人體在安靜休息時, 消化系統、骨胳肌、紅血球和肝臟等部位都會產生乳酸;血乳酸的排除, 則透過循環系統的輸送, 在肝臟與腎臟中再合成葡萄糖, 或者直接氧化代謝產生能量。 休息時, 血中乳酸所以能夠維持1mM/L的原因, 在於乳酸的產生與排除達到平衡。 由於乳酸是糖解作用的產物(產生的速度快), 而且分子較小、容易通過細胞膜, 在葡萄糖的代謝反應過程中, 是相當重要的中間產物。

而且, 人體飲食後也會增加血液中的乳酸濃度, 同時達成降低胰島素分泌與輸送碳水化合物的雙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