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發育指標介紹
其實在兒童的時期是正在長身體的年紀, 如果這種年紀的營養沒有跟上的話就很有可能導致營養不良, 甚至是發育不良, 那樣的話就會使得自己的孩子瘦弱, 甚至是體弱多病的, 那麼下面我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兒童發育指標的介紹。
指標介紹:
1、身長
身長是衡量骨骼發育的重要指標。 足月正常新生兒的平均身長為50釐米(一般男孩子略大於女孩)。 第一年末, 身長的增加約為出生時的50%, 即25釐米, 滿1歲時, 身長可達75釐米;第二年, 約增10釐米;第三年, 約增7釐米。 以後每年約增4—6釐米。 1歲以後到l2歲的平均身長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身長(釐米)=年齡×5+80
2、體重
體重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應兒童的營養狀況和骨骼、肌肉、器官等的發育情況。 正常新生兒的體重約為3200克(男孩子一般稍大於女孩)。 多數新生兒在出生2—3天內, 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 此後體重迅速增加。 前3個月每個月增加1000克,
影響兒童身長體重的因素很多, 如種族、遺傳、餵養方式、生活條件和疾病等。 應當指出2—3歲以後的小兒身長、體重個體間差異很大, 不能因個子小就視為異常, 應全面檢查後再做評價。
3、頭圍
3歲以前的頭圍可以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情況。 新生兒的平均頭圍約為34釐米, 2歲時約為48釐米, 8歲時約51釐米。 生後第一年是頭圍增長最快的一年。 由於嬰兒的顱骨骨化尚未完成, 有些骨的邊緣尚未連接起來, 有些地方僅由結締組織膜相連, 這些部分就是囟門。 嬰兒有前囟和後囟, 前囟在12—18個月閉合, 後囟在2—4個月閉合。 早閉多見於小頭畸形, 晚閉多見於佝僂病、呆小病和腦積水。 前囟飽滿見於顱內壓增高者,
4、胸圍
胸圍的大小可以表示胸廓、肋骨、胸肌、背肌、皮下脂肪及肺的發育情況。 新生兒的胸圍平均為32釐米, 比頭圍小2釐米, 1歲時46釐米, 2歲時49釐米, 以後從2歲到7歲每年約遞增1釐米。 從第6個月開始, 胸圍和頭圍逐漸接近;到12—18個月時, 是胸圍和頭圍大小的交叉期。 頭、胸圍交叉時間的遲早與兒童的營養狀況有關, 營養好, 交叉時間較早;反之, 則較晚。
以上這篇文章就為大家介紹了兒童發育指標的介紹, 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了, 其實在生活中的時候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要營養均衡, 多讓他們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或者是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