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17招hold住毒素 抑制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 或者把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當作食物攝入後出現的急性、亞急性疾患。 食物中毒主要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植物性和動物性食物中毒。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中毒主要以細菌性食物中毒多見。 另外, 菜豆中毒、豆漿中毒和因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的中毒也時有發生。

【症狀】

食物中毒者最常見的症狀是劇烈的嘔吐、腹瀉, 同時伴有中上腹部疼痛。 食物中毒者常會因上吐下瀉而出現脫水症狀,

如口幹、眼窩下陷、皮膚彈性消失、肢體冰涼、脈搏細弱、血壓降低等, 最後可致休克。

【特點】

1、中毒者在相近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相同的可疑中毒食物, 未食用者不發生中毒, 停止食用該食物後, 發病很快停止。

2、潛伏期較短, 發病急劇, 病程亦較短。

3、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

4、所有中毒者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 一般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症狀, 如腹痛、腹瀉、嘔吐等。

【易引起中毒的食物】

1、容易被細菌污染的食物:肉、魚、蛋、乳等及其製品, 如燒、鹵肉類, 涼菜、剩餘飯菜等。

2、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被農藥污染的蔬菜、水果, 受有毒藻類污染的海產貝類等。

3、本身含有天然有毒成份的食品:河豚魚、毒蘑菇, 腐爛變質的青皮紅肉的魚類, 如金槍魚、青魚、池魚等。

4、在某一特定環境下能產生有毒物質的食品:發芽的馬鈴薯;黴變的甘蔗;未加熱煮透的豆漿、芸豆角、杏仁、木薯、鮮黃花菜等。

【預防方法】

1、保持廚房環境和就餐用具的清潔衛生。

2、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購買和食用腐敗變質、過期和來源不明的食品, 切勿食用發芽馬鈴薯、野生蘑菇、河豚魚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原料加工製作的食品。

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燙四炒的順序操作處理。

4、肉及家禽在冷凍之前按食用量分切, 烹調前充分解凍。

5、徹底加熱食品, 特別是肉、奶、蛋及其製品, 四季豆、芸豆角、豆漿等應燒熟煮透。

6、烹調後的食品應在2小時內食用。

7、妥善貯存食品。 食品貯存在密封容器內,

生、熟食品分開存放, 新鮮食物和剩餘食物不要混放。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餘食品存放在高於60攝氏度或低於10攝氏度的條件下。

8、經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餘食品及外購的熟肉製品, 食用前應徹底加熱, 食物中心溫度須達到70攝氏度, 並至少維持2分鐘。

9、生吃瓜果要洗淨。 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 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 如果不清洗乾淨, 不僅可能染上疾病, 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10、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點和衛生條件差的飲食店。

11、在商店購買食品、飲料, 要特別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不購買、食飲過期食品飲料。

9、生吃瓜果要洗淨。 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

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 如果不清洗乾淨, 不僅可能染上疾病, 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1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要洗手。 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 比如說, 手上沾有致病菌, 再去拿食物, 污染了的食物就會進入消化道, 就會引發細菌性食物中毒。

13、儘量不吃剩飯菜。 如需食用, 應徹底加熱。 剩飯菜, 剩的甜點心、牛奶等都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 不徹底加熱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14、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 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15、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 裝有消毒劑、殺蟲劑或鼠藥的容器用後一定要妥善處理, 防止用來喝水或誤用而引起中毒。

16、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

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

17、加強體育鍛煉, 增強機體免疫力, 抵禦細菌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