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為什麼蠍子不應上餐桌

蠍子在中藥中被稱為全蠍、全蟲, 是“五毒”之首, 藥用價值很高, 有熄風止痙、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解毒散結的功效。 千百年來, 用蠍子配成的中藥處方達100多種, 蠍子是人參再造丸、通心絡膠囊、大活絡丹、七珍丹、牽正散等30多種中成藥的重要原料。 近年來, 蠍子還被端上了餐桌, 把蠍子奉為美食, 殊不知, 在一飽口福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隱憂和誤區, 值得大家注意。

蠍子沒有補益作用

一些以蠍子為招牌菜或特色菜的飯館酒樓為了招徠顧客, 把蠍子做成的菜肴奉為滋補佳品。 其實不然, 蠍子屬於平肝熄風藥,

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 蠍子本身並沒有補益作用, 並不像人參、蟲草等滋補中藥, 正常人吃了蠍子身體難以受益。

吃蠍子可以引起過敏

蠍子和魚、蝦、蟹等動物性食物一樣, 含有相當多的蛋白質。 但是這種蛋白質與人體內的蛋白質不同, 醫學稱之為異體蛋白質, 有一部分人攝入富含異體蛋白的食物後, 會引起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的症狀不一, 臨床表現錯綜複雜, 有人進食後, 會立即出現皮膚瘙癢、風疹塊或發燒、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 還可以誘發支氣管哮喘, 導致呼吸困難;也有的人會出現酒醉樣表現或腹痛、腹瀉等胃腸炎症狀。 而食物過敏還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臟損傷, 尤其需要注意。

蠍毒對人體有危害

在古代中藥書上記載蠍子有毒, 蠍毒對人體的危害較大。 在臨床上蠍子的藥用量較小, 在中藥煎劑中一般每天用量為2~5克, 研末入丸、散, 每次0.5~1克, 蠍子用量過大可致頭痛、頭昏、心慌、煩躁不安;嚴重者血壓突然下降、呼吸困難、發紺、昏迷, 最後多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此外, 還可引起蛋白尿、神經中毒, 表現為面部咬肌強直性痙攣以及全身剝脫性皮炎等。 把蠍子當作菜肴來吃自然要比用藥攝入的量大很多, 所以不能為飽口福而忽視蠍毒對人體的危害。

一般烹飪方法不能殺滅病毒和細菌

蠍子多為野生, 往往帶有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 一般的烹飪加工方法難以徹底殺滅病毒和細菌。 並且野生動物身上所帶的病菌人類往往是不能免疫的,

也就是說人體對野生動物傳染的病毒、細菌抵抗能力很差, 往往能引起很嚴重的傳染病, 難防難治, 這也是酷愛蠍宴的人群很值得注意的。

蠍子入藥經過嚴格炮製

蠍子入藥經過了嚴格的加工炮製工藝, 中藥傳統全蠍炮製法為鹽水煮法, 對浸泡時間、水煮時間和火候以及加鹽的量都有比較嚴格的規定, 不僅可以殺滅病毒、細菌, 而且能保持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畢竟, 傳統的炮製工藝仍有一些缺陷, 如火候的掌握、加鹽量等很難規範。

現代中藥使用全蠍採用了更科學、規範的炮製加工工藝, 如採用遠紅外輻射乾燥法真空乾燥炮製工藝等, 不僅不影響蠍子的藥用功能, 還可以徹底殺滅病毒、細菌,

再加上炮製後嚴格複雜的檢驗, 入藥後可以放心服用。

近年來野生蠍子的生態環境受到了極大破壞, 加之捕捉力度加大, 許多幼蠍、種蠍也被捕殺, 自然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而人工飼養蠍子難度較大, 人工養殖者極少, 未形成大面積養殖態勢, 目前全國蠍產量僅能滿足需要的30%左右。 因此, 醫藥界專家呼籲, 應儘量把蠍子用於救治患者, 不應再上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