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 埃博拉不會在中國進行傳播
“新華社發布”客戶端香港8月11日專電(記者 劉歡 王小旎) 香港10日發現一宗疑似埃博拉病例, 盡管最終排除, 仍引發香港和內地民眾的高度關注。 埃博拉會不會傳到中國造成大規模感染?作為一個普通人應該如何防范?由于埃博拉病毒具有傳染性和高致死率, 民眾頗感擔憂。
多名疾病預防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世界各地交流頻密, 不排除今后中國會出現埃博拉個案, 但鑒于病毒傳播途徑及中國較為完善的預防措施, 埃博拉不會在中國大規模傳播, 其發展成另一個“非典”更是危言聳聽,
香港中文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陳基湘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說, 埃博拉病毒目前主要在西非肆虐, 即使有機會傳播給外界, 其主要途徑也是病毒攜帶者去其他國家。 如今全球交往頻密, 各地都有機會接觸到這一病毒。 但如果能夠在非洲當地及時確認及隔離患者,
“埃博拉的殺傷力不會像非典那樣大。 非典通過呼吸系統傳播, 例如咳嗽、打噴嚏;而埃博拉主要通過體液傳播, 傳播能力有限, 在社區暴發的可能性較低。 ”陳基湘表示, 埃博拉病人在發病后兩三天病情已很嚴重, 很難“到處走”傳播病毒, 因此對世界其他地區來說, 病毒傳播風險“低過流感”。
世界衛生組織官方網站的資料也顯示, 埃博拉是通過密切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給人類。 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體液(尿便、唾液、精液)和血液中都存在病毒,
“埃博拉不太可能在國內大規模傳播。 ”疾病預防專家杭長壽對記者表示, 首先, 這一病毒在國內并不存在, 再多也是從國外帶來的;其次, 埃博拉病人在潛伏期不具有傳染性, 因此只需加強防控, 對出現有關癥狀的人及時隔離排查, 就能降低傳播風險;第三, 即使坐在感染者身邊, 但只要沒有與感染者體液和排泄物等直接接觸, 也不會被感染, 一般人感染這種病毒的風險很低。
杭長壽指出, 埃博拉在西非蔓延的一大原因是當地衛生條件較差、公共衛生系統脆弱, 但經歷過“非典”等重大疫情考驗的中國積累了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豐富經驗, 具備較為強大醫療衛生系統及監測能力, 有能力處理目前的情況。
在第一時間發現并隔離入境的埃博拉病人, 仍是中國目前防范埃博拉病毒時的首要任務。
廣東是中國直航非洲航線最大的口岸之一, 每周非洲直航廣州的航班達40余架次, 入境旅客約0.92萬人次。 廣東還毗鄰港澳, 很多非洲商旅人員通過陸路口岸入境廣東。 目前, 每一位抵達廣州白云機場的國際航班旅客均被要求通過紅外線體溫檢測儀覆蓋的通道, 機場的LED顯示屏不斷播放著埃博拉出血熱的相關介紹。 截至10日, 廣東省各個口岸均未發現埃博拉的疑似病例。
對于普通人如何防范埃博拉病毒, 杭長壽表示, 對于這一病毒無需“過度反應”和“過于擔心”, 只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勤洗手, 避免和患者緊密接觸, 食用徹底煮熟的食物, 盡量避免到受影響的地區旅游, 就不會被病毒侵襲。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在蘇丹和剛果民主共和國首次出現, 由于疫情發生在后者的埃博拉河附近的一處村莊, 該病由此得名。自那時起,該病一直出現零星個案。埃博拉的確診個案曾發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包括剛果民主共和國、蘇丹、科特迪瓦等。自2014年3月,西非地區持續報告新的埃博拉病例和死亡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