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顆粒狀難排出?
生活壓力大, 很多人經常飲食不規律, 暴飲暴食, 導致腸胃功能出現了問題, 比如有些人大便比較困難, 而且大便還有顆粒狀的東西排出來, 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非常多的, 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給自己減壓, 少食肉類的東西和油炸類的東西, 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 防止便秘的發生。
胃腸專家說胃腸功能紊亂大多數治療緩慢, 且症狀複雜, 臨床主要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胃腸功能紊亂會使患者經常腹瀉, 降低患者對疾病的抵抗力, 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有些患者經常腹瀉、胃痛給生活和工作上造成很大的困擾。
1、病理性因素
腸胃功能紊亂很多是因為消化不良、胃潰瘍、便秘等疾病導致的。
腸胃功能紊亂很多是因為消化不良
2、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緊張會影響胃腸道的功能。
3、飲食因素
不規律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 會造成胃腸的蠕動性紊亂,
另外, 專家告誡並提醒患者, 應調整心態, 保持樂觀的心態這樣更有利於病症的好轉, 經常焦慮不安, 只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 時間久了只會讓並進一步惡化。 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習慣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熬夜工作。 多食用一些營養豐富, 富含纖維的食物, 適當增加一些室外活動, 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表現
胃腸功能紊亂的症狀表現
1、胃腸功能紊亂起病多緩慢
臨床症狀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患者多數有:反酸、噯氣、厭食、噁心、嘔吐、劍突下灼熱感、食後飽脹、上腹不適或疼痛的症狀, 情緒變化時將則症狀加重。 腸神經官能症又稱腸易激綜合征, 為胃腸道常見的功能性疾病。
2、以腸道症狀為主
患者常有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和便秘、左下腹痛時可捫及條索狀腫物, 腹痛常因進食或冷飲而加重, 在排便、排氣、灌腸後減輕。 腹痛常伴有腹脹、排便不暢感或排便次數增加, 糞便可稀可乾等症狀。 過去稱此為結腸功能紊亂、結腸痙攣、結腸過敏、痙攣性結腸炎、黏液性結腸炎、情緒性腹瀉等。
3、起病大多緩慢
病程常經年累月, 呈持續性或有反復發作。 臨床表現以胃腸道症狀為主, 可局限於咽、食管或胃, 但以腸道症狀常見, 也可同時伴有神經官能症的其他常見症狀。
經常腹瀉可降低身體的抵抗力, 而且對於人的工作也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 如果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儘快治療。
4.導致營養吸收不良、貧血及維生素缺乏
能量供給不足, 使人感到頭昏眼花、口乾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氣短。 維生素缺乏會出現皮膚頭髮乾燥, 頭髮失去正常光澤和滋潤, 脫髮, 產生早禿現象。 造血原料的吸收減少, 可引起貧血, 出現疲倦乏力, 頭暈耳鳴, 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
胃腸功能紊亂危害
1、胃腸功能紊亂患者常常會有入睡困難, 醒得早, 惡夢多, 比較容易被驚醒等。 而在飲食上, 常常沒有饑餓感, 吃什麼都沒味, 胃脹, 打嗝, 發酸, 燒心等症狀的出現。 有時候還會有頭暈、頭痛、頭髮緊、視力模糊、周身皮膚有灼熱感等症狀。
2、情緒上也會有煩躁焦慮、情緒不好、愛發脾氣、敏感多疑、有恐懼和委屈感等不良情緒出現。
3、胃腸功能紊亂得不到良好的治療的話, 很有可能會引發嚴重性營養不良, 神經性厭食等嚴重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