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前吃藥竟然等于喝酒
大家都清楚酒駕嚴重威脅交通安全, 而據近期美國“健康日”網站報道,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發現, 致命交通事故中, 約14%的司機查出近期服用了可能影響駕駛的藥物。 臨床的急診醫生也多接診過因“藥駕”導致交通事故的案例, 大家應當引起注意。
隱匿的“交通殺手”。 與酒駕相比, 由于在交通法規中沒有明確的規定, 很多人也不注意看藥物說明書, 知道藥物對駕駛影響的人并不多。 但藥駕一旦發生, 后果將十分嚴重。 我就曾遇到過司機在服用含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后開長途汽車,
常用藥的影響最大。 鎮靜安眠藥雖然容易讓人困倦, 但一般在夜間睡眠前服用, 多數司機不會在開車前吃。 但如果用藥后第二天仍感到頭暈, 最好不要開車。 苯海拉明、異丙嗪、氯苯那敏(撲爾敏)等第一代抗過敏藥可引起困倦、視力模糊等癥狀, 說明書中一般會提示開車前慎用, 只要認真閱讀并遵照此建議, 就能避免發生危險。 醫生遇到的大多藥駕是因為司機服用含有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發生意外。 解熱鎮痛藥物對神經系統功能有一定影響, 服用后最好不要馬上開車。
降壓藥、貼膏對駕駛的影響容易被忽略。 曾有一位高血壓患者在開車途中突感不適,
開車前要“醒醒藥”。 司機都知道, 開車前不能飲酒, 但生病需要吃藥時, 不可能為了開車停藥。 此時建議錯開時間, 避免發生危險。 服用含抗過敏成分的感冒藥后4~6個小時內不建議開車。 抗過敏藥物應遵醫囑睡前服用, 以減少嗜睡等副作用的影響。
在美國等國家, 為了減小藥物對交通安全的影響, 酒駕的法規同樣適用于藥駕。 在告誡患者合理安排服藥和駕駛的同時, 也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此問題, 或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 共同維護生命健康和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