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
曲黎敏: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碩導, “中華醫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 多年來致力於中醫文化的傳播,
一、為什麼要學習《黃帝內經》?
可以認知自我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我們的生命活力從哪裡來?或者問在座的各位領導, 你們的領導力從哪裡來?生命活力和領導力, 是和魄力、精神、膽識有關係的。 比如魄力、魂魄在我們看來是虛無縹渺的, 可是在中醫裡“魄”是和肺氣是密切相關的。 “精”指的是腎經, 神是心神。 學習《黃帝內經》, 可以認知自我, 認知我們自身的一些問題。
可以培養我們的洞察力
1、中國人為什麼買“東西”, 不買“南北”?
有人說曲老師是否把圖畫錯了?一般都是上北下南, 為什麼圖上是上南下北?我把這個圖稍微解釋一下,
東方代表的是生髮, 南方代表的是疏布, 西方代表的是收斂, 北方代表的是收藏, 中央是土。 從某種意義上說, 中國人不僅買賣東西這一點是在講究文化, 實際上罵人都講究文化。 有句罵人話“你不是個東西”, 為什麼不是罵“你不是南北”呢?南北是什麼意思呢?南為火、北為水, 形容一個人像南北一樣, 就是像水火一樣,
#p#副標題#e#
2、為什麼北京城東有崇文門, 西有宣武門?
大家都知道北京東邊是崇文門, 西邊是宣武門, 崇文門是文官走的門, 宣武門是武官走的門, 為什麼會那麼講究門?東邊的崇文門, 只可以走一種車, 就是酒車, 大家都喝酒, 都要應酬, 實際上酒在中國文化的概念裡是具有生髮的性質, 而宣武門一方面是武官走的路, 另外一方面只可以走一種車, 就是刑車。 所以為什麼說殺人也講究文化, 就是非常講究“秋後問斬”。 因為當天地自然之氣都有殺氣的時候,
北邊開了兩個門, 一個叫安定門, 一個叫得勝門, 這兩個門輕易是不開的。 在兩種情況下才可以開北門, 安定門是古代的戰士出征的時候開一次, 就是出去要打仗的時候才可以開安定門。 那麼, 怎樣才能使你安定呢?要想讓自己的心神定下來, 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很多企業都在訓練自己的員工, 訓練成什麼樣子呢?就是泰山崩於前而不亂, 這是一個基本的原則。 那麼, 心神的安定是由什麼來決定的?實際上是由你腎經收藏的足與不足來決定的,
得勝門是打仗回來以後才可以開的門, 開北門要有核心的一點, 要有出就要有進, 是要同時開兩個門的, 你要知道把它散出去了, 還要把它藏回來。 昨天我去看了一個樓盤“金功能變數名稱都”, 這個樓盤開的是東門和西門, 沒有開北門, 從樓盤裡面來說是非常好的。
大家養生的時候特別願意去吃一點鹿茸這樣的東西, 吃鹿茸是很講究的。 現在都是鹿茸切片, 已經很不講究了, 古代要想取其生髮之機, 就要用鹿茸的血, 把鹿茸鑽一個洞, 然後從上面把血一點點滲下來,就那幾滴血是生機最旺的。在古代吃藥也都是很講究的,不是說可以隨隨便便拿來吃。
#p#副標題#e#
二、《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和意義
1、地位獨特
《黃帝內經》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天地自然永遠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這是一個固定的順序。人體也應該按照這個順序去生長、生髮、收斂、收藏,這樣你的身體才是健康的。這是《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一個很原則的問題——順其自然。《黃帝內經》是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首先它傳達給我們一個資訊,生命之學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大慈悲。在古代,人們是非常講究養生之道的,而現在我們是把身體當作可以不斷去消耗和損害的東西。在古代是養它,很認真、很愛惜的對待自己的身體,而現在的人對身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常的不愛惜,真正好的理論是很難聽到的,所以要學懂《黃帝內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聖王為什麼重視醫學和生命學方面的書?實際上所謂聖王就是順從自己本性的人,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生髮、生長、收斂、收藏的這種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聖王通常是能夠掌控自己的人,不僅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掌控自己的欲望的人。要想真正做一代聖王,不僅要掌控自己的欲望,同時對自己的身體要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知。
2、最為寂寞
大家都在學各式各樣古代的經典,《論語》、《老子》等等,可是恰恰《黃帝內經》很少有人提及。那些經典都是從生活當中或者是向外看的東西,而黃帝內經是向內看的,實際要求人有很高的悟性。過去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在人體中有一個東西“膂”,我們在小說裡面經常會看到“膂力過人”,這是指什麼呢?腰圓就涉及到膂力過人,這個“膂”是在我們的腰上,《黃帝內經》裡面說是從腎經和膀胱經交接點的一個東西,在看殺豬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就是腎腰子外麵包著一層厚厚的油和經膜。這個東西不是說買就可以買到的,在人體中想把這個東西補起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鍛煉,它是通過鍛煉而生成的,是經過積累起來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圓,後腰有兩個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氣。在《史記》裡的一些人他們就經常的鍛煉,他們吃完晚飯幹什麼呢?玩門口的石獅子,天天練,所以才能生出那個 “膂”, 現在的人鍛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p#副標題#e#
3、何謂仁義禮智信
中國的傳統文化說做事要有“度”,其實就是看你身體的五臟六腑均衡的程度。比如說一個人的肝火太盛的話,心火就盛,這樣自然做事比較急躁,就會出現問題。這個就是所謂的"度"的把握,其實和人的臟腑是密切相關的。有一句話“道以醫顯”,其實明白身體本身就已經明白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講過“仁、義、禮、智、信”。“仁”代表人的一點點善念,它是生機,如果沒有這一點點“仁”,做人有問題;“義”就代表南方,什麼叫義氣?義氣就是說不要求任何回報,白送的東西,所以就意味著是南方的火;“禮”代表什麼呢?就是西方,就是人性的收斂和約束;“智”代表北方,北方就是你的所有智慧的產生,要看腎經收藏的力度有多大。看一個人是否有志向,就看這個人的腎經足不足。小孩子的腎經是非常足的,小孩子經常說將來要當宇航員,將來要當科學家,而在座的諸位有沒有一個說要當宇航員、要當科學家的。中年人頂多說要掙更多的錢,老年人就說“能活著就不錯了”,志向就越來越低了。當志向表達時,在某種意義上就決定著腎經的一個顯現,是腎經足與不足的顯現。你沒有很高遠的志向的時候,實際上你的腎經已經很虛了;“信”是什麼?“信”代表中間土,為什麼用“土”來表示呢?“信” 是由“人”和“言”這兩個字組成的,人說的話要真實可信才可以。什麼是最真實可信的呢?就是土地。土地從來不騙人,你撒下種子就可以長出苗來,你說的話要像土地一樣真實可信。
然後從上面把血一點點滲下來,就那幾滴血是生機最旺的。在古代吃藥也都是很講究的,不是說可以隨隨便便拿來吃。#p#副標題#e#
二、《黃帝內經》在國學經典中的地位和意義
1、地位獨特
《黃帝內經》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天地自然永遠是從春到夏,從秋到冬,這是一個固定的順序。人體也應該按照這個順序去生長、生髮、收斂、收藏,這樣你的身體才是健康的。這是《黃帝內經》告訴我們的一個很原則的問題——順其自然。《黃帝內經》是唯一一本以聖王命名的書,首先它傳達給我們一個資訊,生命之學是帝王之業,是大功德,大慈悲。在古代,人們是非常講究養生之道的,而現在我們是把身體當作可以不斷去消耗和損害的東西。在古代是養它,很認真、很愛惜的對待自己的身體,而現在的人對身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非常的不愛惜,真正好的理論是很難聽到的,所以要學懂《黃帝內經》是非常不容易的。聖王為什麼重視醫學和生命學方面的書?實際上所謂聖王就是順從自己本性的人,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生髮、生長、收斂、收藏的這種人。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聖王通常是能夠掌控自己的人,不僅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還可以掌控自己的欲望的人。要想真正做一代聖王,不僅要掌控自己的欲望,同時對自己的身體要有一個非常深刻的認知。
2、最為寂寞
大家都在學各式各樣古代的經典,《論語》、《老子》等等,可是恰恰《黃帝內經》很少有人提及。那些經典都是從生活當中或者是向外看的東西,而黃帝內經是向內看的,實際要求人有很高的悟性。過去涉及到一個概念,就是在人體中有一個東西“膂”,我們在小說裡面經常會看到“膂力過人”,這是指什麼呢?腰圓就涉及到膂力過人,這個“膂”是在我們的腰上,《黃帝內經》裡面說是從腎經和膀胱經交接點的一個東西,在看殺豬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就是腎腰子外麵包著一層厚厚的油和經膜。這個東西不是說買就可以買到的,在人體中想把這個東西補起來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鍛煉,它是通過鍛煉而生成的,是經過積累起來的。古代的大力士腰圓,後腰有兩個大包似的,所以才有力氣。在《史記》裡的一些人他們就經常的鍛煉,他們吃完晚飯幹什麼呢?玩門口的石獅子,天天練,所以才能生出那個 “膂”, 現在的人鍛煉程度是遠遠不夠的。
#p#副標題#e#
3、何謂仁義禮智信
中國的傳統文化說做事要有“度”,其實就是看你身體的五臟六腑均衡的程度。比如說一個人的肝火太盛的話,心火就盛,這樣自然做事比較急躁,就會出現問題。這個就是所謂的"度"的把握,其實和人的臟腑是密切相關的。有一句話“道以醫顯”,其實明白身體本身就已經明白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我們講過“仁、義、禮、智、信”。“仁”代表人的一點點善念,它是生機,如果沒有這一點點“仁”,做人有問題;“義”就代表南方,什麼叫義氣?義氣就是說不要求任何回報,白送的東西,所以就意味著是南方的火;“禮”代表什麼呢?就是西方,就是人性的收斂和約束;“智”代表北方,北方就是你的所有智慧的產生,要看腎經收藏的力度有多大。看一個人是否有志向,就看這個人的腎經足不足。小孩子的腎經是非常足的,小孩子經常說將來要當宇航員,將來要當科學家,而在座的諸位有沒有一個說要當宇航員、要當科學家的。中年人頂多說要掙更多的錢,老年人就說“能活著就不錯了”,志向就越來越低了。當志向表達時,在某種意義上就決定著腎經的一個顯現,是腎經足與不足的顯現。你沒有很高遠的志向的時候,實際上你的腎經已經很虛了;“信”是什麼?“信”代表中間土,為什麼用“土”來表示呢?“信” 是由“人”和“言”這兩個字組成的,人說的話要真實可信才可以。什麼是最真實可信的呢?就是土地。土地從來不騙人,你撒下種子就可以長出苗來,你說的話要像土地一樣真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