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識別寶寶發燒的方法
導語:孩子體溫異常升高也就是發燒, 與哭鬧後造成的體溫升高是不同的。 發熱時不僅體溫增高, 還同時存在因疾病引起的其他異常表現, 例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 由於小兒個體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 發熱的表現和過程存在很大的差別。 比如同樣是肺炎, 有的孩子發熱不高, 有的孩子則高熱達39℃~40℃;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熱可持續2~3天, 而敗血症可持續數周。
孩子發熱的起病有急有緩, 有的先有寒戰繼之發熱, 有的發熱很高但四肢及額頭發涼。 所以, 用手觸摸四肢及額頭很難察覺發熱, 而觸摸胸腹部就會感覺到小兒發熱。
怎樣才算發燒, 確實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除了量體溫外, 還要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 正常人體溫在一定的範圍內波動:一般腋窩溫度為36℃~37.4℃, 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俗稱發燒), 如果進一步劃分的話,
發燒時的家庭護理
1、退熱貼 通常見來看感冒發燒的寶寶, 頭上都貼著一塊退熱貼, 體檢時有時發現胸口還貼有一塊, 更誇張的腋下也各有一塊。
其實, 退熱貼的退燒效果是很有限的, 其安慰家人的作用大於治療寶寶發燒的作用, 所以如果寶寶貼了不哭鬧, 很安靜, 那我也不反對貼的。
2、酒精拭浴 這個我明確反對!!並非每個寶寶發燒都適合用酒精拭浴, 且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 比如濃度的配製、拭浴的部位等。 如寶寶高燒時四肢冰涼還用酒精刺激, 可能會導致寒戰, 寶寶也痛苦。
3、冰敷 這是最價廉物美的方法, 可以接受。 但並不是每個寶寶都喜歡。
4、藥物降溫 這是目前最有效的退熱方法!只要按說明書正規, 不過量使用, 副作用的發生是很少的。 正規的常用退燒藥只有兩種:對乙醯氨基酚(泰諾林或百服寧等)和布洛芬(美林等)。 其他如阿司匹林、安乃近等因副作用大而不宜用於嬰幼兒 。
發燒時的飲食護理
發燒時寶寶吃什麼好?要不要忌口?看了不同的醫生有不同要求:第一次A醫生說忌魚, 第二次B醫生說忌肉, 第三次C醫生說忌水果。 最後寶寶能吃的就只有白粥了。 我覺得廣州人有個不好習慣:沒病的時候什麼都敢吃, 老鼠、蛤蟆也吃。 有病的時候什麼都不敢吃, 連正常的魚肉 蔬菜基本營養也要戒。
其實, 記住一個中心兩個原則就行了:
一個中心是:多喝水。 喝水的技巧是少量多次喝, 十分鐘十毫升, 不喝不要強迫。 適量喝水果汁 , 飲料是可以的, 老是灌白開水寶寶會吐的。
兩個原則是:一是,
發燒的生活護理
現象一:穿多點衣服, 捂出一身汗, 燒一退病就好了。
捂出一身汗, 燒是退一點, 但病不是馬上好的, 年齡越小的寶寶散熱功能較差,
現象二:寶寶退了燒或低燒, 只要精神好, 就帶他出去踢踢球, 騎騎車, 出一身汗, 病會快點好。
踢球騎車是劇烈活動, 會消耗寶寶體力, 降低抵抗力 , 易致病情反復, 適當散步是可以的, 太疲勞就不好了。
現象三:呆在家裡, 緊閉門窗, 一點風也不讓進!
空氣不流通, 新鮮空氣進不來, 渾濁空氣也出不去, 莫非你想陪寶寶一起感冒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