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內向孩子的打開方式 內向孩子更要用心呵護

內向孩子的打開方式 內向孩子更要用心呵護

相信, 許多爸爸媽媽們肯定見過這樣的場景:孩子見到大人不願意打招呼或長輩們想讓孩子表演個節目孩子不願意。

父母都會連忙解釋說:“這娃內向, 人多害羞!”

一般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像別人家的小孩那樣活潑、愛跟人互動, 大人都會給他們貼標籤說:這孩子太內向or太害羞or不善交際or性格太孤僻。 先不說”害羞、不善交際、性格孤僻“這些形容詞與內向的關係, 大人們卻無意給小朋友傳遞了一個感覺:內向好像是不好的。 在相關壓力下, 寶貝會受到影響的, 從而批判自己, 或許更會違背自己內心去迎合大人和世界, 做個”外向“的乖寶寶。

可是, 讓他們變成一個“外向”寶寶對以後成長就是好的嗎?未必。 面對內向孩子, 爸媽們最應該做理解他們, 幫助他們接納自己同時利用自身優勢, 學會連接內心與外界,

健康快樂地成長。

內向其實是這麼一回事

1、其實, 他們只是需要更多時間來思考。

一方面, 許多人會覺得內向孩子反應比外向孩子要慢。 其實, 那是因為他們在思考。 當別人突然對他發問時, 他腦海裡是一直在回憶, 在搜索, 在思考同類型的事件。 因為提取記憶跟思考是一件很費時的事,

所以面對突發事情時內向孩子才會顯得有些遲鈍跟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 內向孩子會顯得比較膽小。 其實只是內向孩子面對決定時, 會自覺抑制自己的傾向, 三思而後行, 不喜歡衝動行事。

2、其實, 他們只是需要獨處來充電。

性格內向的孩子, 一般都喜歡獨處。 是因為, 他需要一個安靜, 適合思考的地方, 來消化他們在外界獲取的所有資訊。 內向的孩子更注重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情緒的改變, 獨處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充電, 讓自己恢復充沛的精力。

內向孩子, 更要用心呵護

1、對內向孩子, 批評要適度。

內向孩子因為自律性較強, 做事愛考慮後果, 一般不常闖禍。 如果他們做了錯事, 只要好好告訴他,

他那樣做其實會產生什麼後果, 如果下次遇到同樣情況可以怎樣解決就好了。 因為內向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都比較強, 能聽懂記得爸媽教導的話。 相反, 如果過度指責批評, 反而會讓他們放大羞愧、內疚、自責的感覺從而失去嘗試的勇氣。

2、給內向孩子, 足夠空間與獨處時間。

其實只要是孩子都會想要一個自己的小空間, 只是內向孩子更加需要。 可以在家裡為他營造一個專屬於他的小天地, 當他沉浸在其中時, 不要打斷這屬於他的獨處時間。 另外, 如果孩子想獨處時, 就不要強迫他交際。

教內向孩子, 交往的技巧。

1、表達的技巧

內向孩子心裡總有許多悄悄話, 他或許會以為自己不說別人也知道。 這就要提醒孩子, 話要說出口, 別人才會明白你的想法。

2、拒絕的技巧

內向孩子不喜歡衝突, 為避免衝突常常會妥協, 就會顯得軟弱。 其實孩子不會拒絕, 更多的是不懂得怎麼拒絕。 教會他拒絕的方法, 他就知道怎樣保護自身利益的同時追隨內心想法了。

最後, 其實內向孩子更珍惜友誼,

所以可以鼓勵孩子嘗試去多交幾個他比較接納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