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仙茅的功效與作用

【異名】獨茅根、茅爪子、婆羅門參(《開寶本草》), 獨腳仙茅、蟠龍草(《生草藥性備要》), 風苔草、冷飯草(《質問本草》), 小地棕根(《草木便方》), 地棕根(《分類草藥性》), 仙茅參(《中藥志》), 獨腳絲茅(《江西中藥》), 黃茅參、獨腳黃茅(《廣西中藥志》), 獨足綠茅根(《四川中藥志》), 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盤棕、山蘭花(《草藥單方臨床病例經驗彙編》)。

【來源】為石蒜科植物仙茅的根莖。

【性味】辛, 溫, 有毒。

①《海藥本草》:味甘, 微沮, 有小毒。

②《開寶本草, :味辛, 溫, 有毒。

③《滇南本草》:性溫, 味辛微鹹。

④《綱目):性熱。

【歸經】入腎、肝經。

①《滇南本草》:入腎、肝二經。

②《本草求真》:專入命門。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

【功用主治-仙茅的功效】溫腎陽, 壯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