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抗生素濫用帶來4重傷害

抗生素是老百姓最熟悉, 也是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 然而說到“濫用”, 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其中的含義。 實際上, 凡是超時、超量、不對症使用或未嚴格規範使用抗生素, 都屬於濫用。 一旦發生以上情況, 就可能給患者帶來“四重危害”: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藥三分毒”, 應嚴格遵照醫囑服藥, 切不可盼複心切, 擅自加大抗菌藥物的藥量, 否則很可能損傷神經系統、腎臟、血液系統。 尤其是對肝腎功能出現異常的患者, 更要慎重。

需要強調的是, 一般來說, 輕度上呼吸道感染選用口服抗生素即可, 但很多人卻選擇了靜脈輸液,

這無形中也增加了出現副作用的風險。

第二重:過敏反應。

多發生在具有特異性體質的人身上, 其表現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 青黴素、鏈黴素都可能引發, 其中青黴素最常見也更為嚴重。 過敏反應嚴重時可能致命。

第三重:二重感染。

當用抗菌藥物抑制或殺死敏感的細菌後, 有些不敏感的細菌或黴菌卻繼續生長繁殖, 造成新的感染, 這就是“二重感染”。 這在長期濫用抗菌藥物的病人中很多見。 因此治療困難, 病死率高。

第四重:耐藥。

大量使用抗生素無疑是對致病菌抗藥能力的“鍛煉”, 在絕大多數普通細菌被殺滅的同時, 原先並不佔優勢的具有抗藥性的致病菌卻存留了下來, 並大量繁衍。 而且由於藥物長期刺激,

使一部分致病菌產生變異、成為耐藥菌株。

這種耐藥性既會被其他細菌所獲得, 也會遺傳給下一代。 “超級細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藥物濫用催生出來的。 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 很可能使人類面臨感染時無藥可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