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為了控制肥胖和糖尿病,竟然……
一位去美國上學的朋友, 發過這樣一條朋友圈:
今天跑完步, 去了一家奇怪的漢堡店。 菜單上標出了菜品的卡路里數。 看到一個霜淇淋 330(千)卡就沒什麼都沒點。 我也不認為我以後會再光顧……請問這家餐廳是怎麼想的?
想消耗 300 千卡的熱量, 差不多要努力跑上 5 公里多, 但一個霜淇淋下肚, 又吃回來了……
換做是你, 可能也會因為看到了營養標籤而放棄這個霜淇淋吧?
美國的餐館為什麼要做這種砸生意的事情呢?
標注菜品熱量
是美國的政策法規
敢在菜單上標出熱量, 嚇得食客不敢購買, 這個餐館難道是個一心為民、不求盈利、不怕倒閉、注重營養教育的餐飲業界良心商家?
其實, 美國的餐館老闆也不樂意給菜品標示熱量, 但這是美國政府的政策法規。
美國聯邦政府要求:在 2016 年 12 月 1 日前, 凡是 20 個分店以上的連鎖餐館, 以及電影院、遊樂場、咖啡館、甜品店、披薩店甚至沙拉台等, 都必須在菜單上標明食物的卡路里含量。 消費者還可以向店家要求食品中鈉、糖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目的很簡單:
讓速食連鎖店及其它商家盡力提供更健康的食品;
幫助到消費者明確識別不健康的食物, 從而做出明智的選擇。
餐館菜品標出的熱量, 有些真的不低
▼
看到菜品熱量, 你也許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
大人物的號召力
推動營養獲得「發聲權」
美國的這項規定,
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 一直在努力促進美國人的健康飲食, 而蜜雪兒也將推廣良好生活習慣、解決肥胖問題等都納入自己的工作重點。
美國早在 1990 年就推出了《營養標籤與教育法案》, 要求食品統一標注營養標籤。 之後的首次大幅修改, 正是由蜜雪兒與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在 2014 年共同提出的。
此外, FDA 在 2010 年通過了《患者保護與評價醫療法案》, 要解決肥胖問題, 就要為消費者在餐廳購買的食物提供相應的營養資訊。 反復討論之後, FDA 最終在 2014 年公佈了《餐廳菜單標籤法規》, 作為之前法案的漏洞補充。
「營養環境」
在中國還未受到重視
很多人覺得, 選擇吃什麼, 是自己的自由。
然而實際上, 我們的飲食選擇, 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和約束。 科學家們把它叫做:營養環境(或者叫食物環境)。
舉個例子:如果你家附近的餐館都是漢堡披薩烤肉店, 那出門吃一頓有豐富蔬菜和雜糧的午餐就不太容易, 你最可能購買的是漢堡薯條套餐。
影響營養環境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超貨架的擺放、食品的價格、品種, 甚至餐館功能表的設計等等。
其中, 給食物標注營養標籤, 就是改善營養環境的一個有效方法。
1. 美國營養標籤現狀
美國的營養標籤有強制標注項目, 被稱為「1 + 14」, 它包括:
能量、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酸、膽固醇、鈉、總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糖、人工添加糖、蛋白質、維生素 D、鈣、鐵、鉀。 除此以外, 企業還可以自願標注一些其它項目,
蜜雪兒推動標籤改革後的新版營養標籤
▼
內容真的非常詳細, 大到營養素的種類, 小到格式、字體甚至是註腳, 都力求精益求精。
2. 中國營養標籤現狀
與美國擁有二十多年歷史的營養標籤相比, 中國的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 從 2011 年發佈、2013 年開始實施, 只有短短幾年。
而且, 我們的營養標籤, 只對包裝食品強制要求標注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鈉, 也就是「1 + 4」的相關資訊。
至於餐廳菜單的營養標籤……目前還沒有政策。
更多的人, 甚至連營養環境是什麼、營養標籤怎麼看都不知道。
我們, 還有一段很遠的路要走。
作為消費者
我們可以做什麼?
雖然改善營養環境和營養標籤, 需要國家政策的推進, 但對於每個消費者來說, 我們可以從兩件事做起, 掌握飲食的主動權。
1. 學習靠譜的飲食知識
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 均衡飲食。 在外就餐多考慮食材搭配, 而不僅僅看美食點評排行。
2. 學會看營養標籤購買食物
雖然營養標籤還不夠普及, 但各種包裝食品上都強制標注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 購買食物時可以多看看這些營養標籤, 不要只看價格和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