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用“斷舍離”治“囤積症”?大錯特錯

寶寶們最近有點開下面這個欄目嗎?沒錯!你的2016年支付寶帳單出街了!

若干不願透漏姓名的吃瓜群眾表示, 每年都被自己的支付寶帳單嚇到,

在工資不變的情況下, 總額屢遭突破, 感覺一輩子也沒見過帳單上的那麼多錢

這麼多錢都哪兒去了, 如圖

一年來, 你無數次的收快遞, 並在數次購物節的戰役中大獲全勝, 造就了這樣一張閃閃亮的帳單。

在這些戰利品中, 是否大多數都囤積在身邊卻毫無用處。 基數越來越大, 東西越來越多, 即便是收納達人, 對與日俱增的囤積品, 也只能攤手~

美國有兩位心理學家在著作《物品:強迫性囤積和物品的意義》中表示,

囤積是一種生理和神經系統的疾病, 而不只是一種能糾正的壞習慣。

根據他們的調查, 有600萬至1500萬美國人患有導致焦慮的囤積症, 就連兩位著名的第一夫人——瑪麗·陶德·林肯和菲律賓的伊梅爾達·馬科斯則明顯患有強迫性購買症。

囤積症通常有強烈的佔有欲, 即使是無關緊要的東西也捨不得丟掉, 這些物品不僅壓縮了生活空間, 而且會讓人產生諸多負面的情緒。

負面情緒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 使生活和工作陷入混亂, 輕則引發心理障礙, 重則誘發精神疾病。

囤積症到底是不是病, 有沒有得治?如何機智地斷舍離?阿噗幫你們採訪心理學專家:

囤積症算不算的上是一種心理疾病?

張鳴:囤積當然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除非達到“非正常”的標準。比如,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老太太把家裡用撿來的垃圾堆滿了,這種可能算是心理疾病的表現。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喜歡買東西,覺得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這種狀態是正常的,算不上心理疾病。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囤積的行為?有什麼辦法解決?

張鳴:一方面,人類的本性,是原始時代生存本能的延續。人類最初靠打獵為生,後來逐漸發展到種植圈養,無論是哪種狀態,都需要將生存資料留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所以養成了囤積的習慣。

另一方面,可能與安全感有關。相對來說,當我們在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下時,更容易喜歡囤積。

比如,經濟困頓的時候很容易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那自然想多囤些吃的;精神上感覺不安全的時候,一部分人也會轉而尋求物質上的豐裕,讓自己覺得周圍世界是可靠的、可掌控的。

克制自己的欲望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很多人喜歡買書,雖然一直不會看,但下次還是會繼續買,所以可以說這種囤積是一種自我安慰嗎?

張鳴:的確是一種自我安慰,給自己造成一種“我很愛學習”的錯覺。這跟買很多衣服給自己製造一種“我很富有或者我很美”的錯覺一樣。

除了物質方面的囤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情緒、資訊、待辦事項有時也會越囤越多,要怎麼做到斷舍離,盡可能的回歸內心?

張鳴:時代的快速發展,的確讓人們更容易焦慮,更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們想要囤積更多以確保安穩,同時也覺得如果做得不夠多就會被淘汰。

回歸內心是一句挺虛的話,也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如果說想要從永遠覺得不夠、永遠覺得做不完的焦慮感中解脫出來,我認為不應該把眼光放到心靈這種虛無縹緲的說辭上,反倒應該落回到你現下的具體事務中。

你買了很多衣服?OK,不要扔,而是用心穿它們。每件都穿上幾百遍,每件都嘗試一個新的搭配方法。你會發現,一件衣服如果能穿上百遍,你根本不會需要再買新衣服。

你買了好多書?OK,那就一個周甚至是一個月讀一本,一本一本地讀。

你手頭有好多工作?OK,同樣的一件一件地做,而不是同時做許多件。

用心對待你現下擁有的每一個物件、每一件事,而不是拋棄它們(因為拋棄它們你就更容易想要去找新的來填補),久而久之你會變得有序、平靜。

阿噗有話說,加我微信:uphealth

每次看到自己的三個大衣櫃,都想幹掉自己。阿噗的那些食之無味的東西,都是媽媽再三叮囑不讓扔的,你呢?

文 丁小姐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眾號,和阿噗一些學習斷舍離↓↓

UP健康

囤積症算不算的上是一種心理疾病?

張鳴:囤積當然不是一種心理疾病,除非達到“非正常”的標準。比如,之前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老太太把家裡用撿來的垃圾堆滿了,這種可能算是心理疾病的表現。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喜歡買東西,覺得衣櫥裡總是少一件衣服,這種狀態是正常的,算不上心理疾病。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解釋囤積的行為?有什麼辦法解決?

張鳴:一方面,人類的本性,是原始時代生存本能的延續。人類最初靠打獵為生,後來逐漸發展到種植圈養,無論是哪種狀態,都需要將生存資料留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所以養成了囤積的習慣。

另一方面,可能與安全感有關。相對來說,當我們在一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下時,更容易喜歡囤積。

比如,經濟困頓的時候很容易擔心吃了上頓沒下頓,那自然想多囤些吃的;精神上感覺不安全的時候,一部分人也會轉而尋求物質上的豐裕,讓自己覺得周圍世界是可靠的、可掌控的。

克制自己的欲望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很多人喜歡買書,雖然一直不會看,但下次還是會繼續買,所以可以說這種囤積是一種自我安慰嗎?

張鳴:的確是一種自我安慰,給自己造成一種“我很愛學習”的錯覺。這跟買很多衣服給自己製造一種“我很富有或者我很美”的錯覺一樣。

除了物質方面的囤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情緒、資訊、待辦事項有時也會越囤越多,要怎麼做到斷舍離,盡可能的回歸內心?

張鳴:時代的快速發展,的確讓人們更容易焦慮,更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我們想要囤積更多以確保安穩,同時也覺得如果做得不夠多就會被淘汰。

回歸內心是一句挺虛的話,也是一個很難達成的目標。如果說想要從永遠覺得不夠、永遠覺得做不完的焦慮感中解脫出來,我認為不應該把眼光放到心靈這種虛無縹緲的說辭上,反倒應該落回到你現下的具體事務中。

你買了很多衣服?OK,不要扔,而是用心穿它們。每件都穿上幾百遍,每件都嘗試一個新的搭配方法。你會發現,一件衣服如果能穿上百遍,你根本不會需要再買新衣服。

你買了好多書?OK,那就一個周甚至是一個月讀一本,一本一本地讀。

你手頭有好多工作?OK,同樣的一件一件地做,而不是同時做許多件。

用心對待你現下擁有的每一個物件、每一件事,而不是拋棄它們(因為拋棄它們你就更容易想要去找新的來填補),久而久之你會變得有序、平靜。

阿噗有話說,加我微信:uphealth

每次看到自己的三個大衣櫃,都想幹掉自己。阿噗的那些食之無味的東西,都是媽媽再三叮囑不讓扔的,你呢?

文 丁小姐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眾號,和阿噗一些學習斷舍離↓↓

UP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