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如何預防癌症 吃素防癌效果極好
導語:我國的癌症人群在逐漸的增多, 所以說大家要在預防癌症這件事情上更加的重視,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防癌的食物, 馬上跟著小編去看看吧!
隨著科學的快速發展, 人們認識水準的提高, 以及觀念的不斷更新, 吃的東西也隨之變化。 現今的人, 不僅要吃的營養, 還要吃的科學, 吃的健康, 吃出時尚。 “素”、“野”、“粗”、“雜”、“生”、“蟲”等以成為現代非常時髦的食品了。
吃素
素食對於現代人, 最切合實際的莫過於它在健康、美容方面的積極影響, 素食對人的心性具有潛移默化的良好作用, 有人說素食是21世紀最時尚、最流行的食品。 據統計, 當今大多數素食主義者不是吃齋念佛的“素道人家”, 而是社會中最時尚、最具文化修養、最有經濟實力的白領一族。
近年來, 在西方一些國家出現了肉、蛋類食品被冷落, 而以蔬菜類食品為主的現象, 特別是有防癌和防止動脈阻塞作用的食品被列為最佳食品。
吃野
當前, 一些營養學家提出“飲食回歸自然”的觀點, 提倡人們選擇新鮮、無污染的野菜、野果食用。 野生的果疏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食物纖維, 營養成分的含量大大高於常見的栽培蔬菜, 有的還具有食療作用。 野菜可做成各種風味的菜肴, 是普通蔬菜所不及的。
野菜野味還登上了星級飯店, 成為宴席上的真品。 據有關方面統計, 目前我們栽培的蔬菜約有160種, 而野菜約300種, 其中分佈廣、產量大、營養成分高的野菜就有100多種, 如薺菜、苦菜、馬齒莧。
吃粗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 精米、精面的營養價值反不如粗糧的營養價值高。
臺灣營養學專家提出, 速食漢堡包會導致兒童過胖, 主張恢復30年前的“番薯白米飯”作為現代人的營養食譜。 番薯的營養及其豐富, 每公斤含碳水化合物257.6克, 蛋白質15.6克, 脂肪1.8克, 還有各種維生素, 堪稱為營養全面的保健食品。
吃雜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講, 吃“雜”即是提倡“營養均衡”、“合理配膳”, 而不能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愛吃什麼就吃什麼, 隨意偏食。 根據中醫理論, 五味的偏好, 會使某些內臟之氣偏盛, 從而破壞人體的協調統一, 導致疾病。
什麼都吃, 即雜食, 可以從食物中互補營養, 從而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成分, 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
吃生
生食果蔬不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處於天然的平衡狀態, 直接食用, 對營養的攝取最高。
美國已有成千上萬名癌症病人一日三餐全吃生蔬菜瓜果或飲其汁, 且在未進行其他治療的情況下堅持多年, 延長了生命。
吃蟲
科學家發現, 昆蟲體內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及豐富的礦物質, 其營養結構比禽、畜肉更合理。
目前世界上已有500多種昆蟲被列入菜品, 我國大約有100多種可以食用的昆蟲, 蠶蛹、蝗蟲、螞蟻、蚯蚓、蟬等, 堂而皇之地走上了餐桌。 昆蟲食品已在全球範圍內迅速發展, 並將成為人類食品的新潮流。
健康飲食法則
吃原始(天然)的食物
這是人類生物學家 Dr. Loren Cordain所提倡的, 而Dr. Boyd Eaton及 Dr. Melvin Konnor 於1985年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一篇名為《舊石器時代營養》的文章, 表示人類在地球上已存在200多萬年, 成為現代人約有四萬年。 而在那個年代我們吃的就是打獵社會的食物, 直到150年前工業革命才有了現代化食物的處理技術, 西方的飲食變得精緻化, 食物塞在罐子及盒子中, 營養也因而流失了。
一至兩個世紀,在人類進化史上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的基因來適應這種變化,導致慢性病的殺手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增加很多,雖然原因不明,在原始的飲食習慣的族群中是罕見的。
然而這樣的飲食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食用大多數植物的根、水果、綠葉及豆類、種子類,再加上一些魚類。而西方飲食則是非常不一樣的,肉類、甜點派、薯條、蛋糕、奶昔、洋芋片及沾醬。家庭主婦要在美國的超市除了魚類和農產品外,要買到原始食物已經很難找到了,而我們的細胞也處於類似的情境!
現代食物和原始食物最大的差別還在於脂肪的含量,尤其是飽和動物性脂肪,絕對是和慢性病及退化性疾病的元兇,我們祖先的飲食其脂肪含量相當低,特別是肉類遠低於我們今天所攝取的,傳統以植物性為主的飲食其來自脂肪的熱量僅占15-20%,而現代的美式食物脂肪占了40-50%,另外不僅是脂肪的含量,脂肪的形式也很重要,因為原始食物中含有來自植物的不飽和脂肪酸,這和今天美式食物含99%的飽和脂肪剛好相反。
營養也因而流失了。一至兩個世紀,在人類進化史上只是很短的一段時間,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的基因來適應這種變化,導致慢性病的殺手像心臟病、糖尿病、癌症增加很多,雖然原因不明,在原始的飲食習慣的族群中是罕見的。
然而這樣的飲食到底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食用大多數植物的根、水果、綠葉及豆類、種子類,再加上一些魚類。而西方飲食則是非常不一樣的,肉類、甜點派、薯條、蛋糕、奶昔、洋芋片及沾醬。家庭主婦要在美國的超市除了魚類和農產品外,要買到原始食物已經很難找到了,而我們的細胞也處於類似的情境!
現代食物和原始食物最大的差別還在於脂肪的含量,尤其是飽和動物性脂肪,絕對是和慢性病及退化性疾病的元兇,我們祖先的飲食其脂肪含量相當低,特別是肉類遠低於我們今天所攝取的,傳統以植物性為主的飲食其來自脂肪的熱量僅占15-20%,而現代的美式食物脂肪占了40-50%,另外不僅是脂肪的含量,脂肪的形式也很重要,因為原始食物中含有來自植物的不飽和脂肪酸,這和今天美式食物含99%的飽和脂肪剛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