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腳底涼是怎麼回事
夏天本應該是最熱的時候, 也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 但是, 有一部分人, 卻腳底涼, 不光是腳底涼, 手也涼。 尤其是女生更多一些, 很多女生還有痛經, 腹瀉的表現。 其實, 這些都是腎陽虛的原因, 根據經絡的走向, 足少陰腎經起始點是足底的湧泉穴, 腳涼是腎陽虛。
手腳冰涼是中醫陽虛臨床症狀之一, 是指四肢冷至腕、踝。 冷的程度較輕者, 稱為“手足不溫”, 程度較重者, 稱為“四肢厥逆”。 手腳冰涼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 現代醫學認為心血管功能障礙, 則會影響血液輸送, 造成手腳冰涼。
1.陽氣衰微
因素體虛弱, 腎陽不足;或熱病發汗過度, 陽氣外泄;或吐瀉過後, 陽氣暴脫;或大出血後, 氣隨血脫, 出現手腳冰涼。
2.寒邪客表
由於寒邪侵襲肌表, 寒為陰邪, 主收引, 其性凝滯, 衛外之陽氣被遏。 而引發手腳冰涼。
3.熱邪內鬱
外邪由表入裡, 鬱而化熱, 裡熱熾盛, 熱極陽鬱;或外邪侵襲肝胃,
4.肝氣鬱結
情志不暢, 怒而傷肝, 肝失條達, 失於疏泄, 陰陽不相順接, 發生手腳冰涼。
另外, 氣血不足或各種痛症也會出現手腳冰涼, 治療原發病後手腳冰涼會消失。
辯證施治
1.陽氣衰微
症狀:手腳冰涼, 甚則厥逆, 伴有面色蒼白, 唇青面紫, 怕冷, 蜷臥, 或下利不止, 舌質淡, 苔白, 脈沉細。
治法:回陽救逆。
方藥:四逆湯
症狀:手足不溫, 多見於手足清涼, 兼有惡風寒, 頭痛, 無汗, 關節疼痛, 舌淡苔薄白, 脈浮緊。
治法:辛溫解表, 疏散寒邪。
方藥:荊防敗毒散
3.熱邪內鬱
症狀:手足厥冷, 不超過腕、踝關節, 兼有身熱氣粗, 心煩面赤, 口渴欲飲水, 大便秘結, 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燥, 脈滑數。
治法:清熱生津。
方藥:白虎湯
4.肝氣鬱結
症狀:手足逆冷, 指、趾冰涼為主, 伴有呼吸氣粗, 脅肋脹痛, 甚則昏不知人, 口噤握拳, 舌苔薄白, 脈沉弦。
治法:行氣開鬱。
方藥:四磨湯
1.蘇葉生薑雞蛋湯
雞蛋2個, 生薑15g, 紫蘇葉30g。 紫蘇也洗淨切碎, 生薑去皮切片, 加清水適量, 二者下鍋, 武火煮沸後, 文火煮20分鐘, 將雞蛋打成蛋花加入, 調味即可。 用於外感寒邪手腳冰涼者。
2.羊骨湯
羊脊骨2條, 剁成塊, 酒菟絲子15g, 酒肉蓯蓉15g。 羊脊骨文火久燉至肉爛, 加菟絲子末及肉蓯蓉再燉, 加食鹽調味。 用於虛寒類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