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運動中的損傷?
熱身方法
1.熱身運動時, 除了常規的從頭至腳的徒手熱身方式外, 身體各部位的關節、韌帶、肌肉也要進行充分的活動。 還可借助跑步機、健身車等進行較低強度的有氧運動。
2.全身熱身後, 要進行局部關節、韌帶和肌肉的針對性活動。 比如當日主要練肩, 那就要對肩部進行針對性的熱身, 如用高位拉力器做頸前或頸後下拉, 前、後各做1至2組, 用輕重量, 每組做15次。
3.熱身運動一般以10分鐘為宜, 冬季可稍長些, 約15分鐘。 熱身時間不宜太短或太長, 太短熱身不充分, 容易出現運動損傷;太長體力過早消耗, 影響正式鍛煉。
整理放鬆
鍛煉後的整理放鬆運動也是必做的。 它能使人體從運動狀態平穩地回到安靜狀態, 有利於償還“氧債”, 加速乳酸等廢物的排除, 快速消除疲勞, 促進肌體恢復。
許多健身者不重視整理放鬆運動, 練完就走人, 雖然當時沒有什麼不適徵兆, 但第二天或下次鍛煉時就可能出現肌肉疼痛或關節損傷等症狀。
整理放鬆方法:
1.慢跑5至10分鐘能全面促進肌體恢復;練完大腿騎5至10分鐘阻力較小的健身車, 既能緩解大腿肌的緊張狀態, 又能恢復肌肉彈性。
2.反方向拉伸練習。 在健身鍛煉結束時, 適當安排與訓練部位方向相反的肌肉拉長和伸展練習, 對加速肌體恢復和預防運動損傷大有裨益。 譬如, 肩、腰部練習結束時,
常見的運動損傷
一般健身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 不外乎扭傷、肌肉拉傷和骨折三種:
1.扭傷
症狀多為腳踝肌腱斷裂。 避免扭傷的最大訣竅就是穿一雙標準合腳的運動鞋健身。 柔軟、防震性佳的運動鞋可吸收來自地面的壓力, 減緩雙腳所受的衝擊, 間接減低扭傷的幾率, 是防止運動傷害的必要配備。
2.肌肉拉傷
大多因運動前未做熱身而導致。 健身教練提醒:每次健身之前要做熱身運動至少5分鐘, 動作不必複雜, 只要能均勻伸展四肢、活動筋骨即可。 此外運動過量也可能使肌肉拉傷。 避免此狀況最好的方法就是遵守教練提出的健身計畫,
3.骨折和脫臼
多數骨折或脫臼的例子是由於健身動作不正確, 尤其是重量訓練器材更易導致此種情形。 運動傷害導致的骨折以下肢為多, 特別是一些強調腿部肌力鍛煉的器材如小腿抬舉器等, 最容易因訓練過度造成小腿骨折。 此類腿骨骨折可能只是骨頭稍有裂縫, 當時疼痛症狀並不會非常明顯, 很容易被忽略。 比較保險的做法是運動後發生不適症狀, 應迅速就醫。
急性運動傷害的緊急處理
肌肉與韌帶等軟組織的在急性受傷後, 會因血管之功能及細胞內之化學反應功能減少, 而導致出血、發炎、紅腫、疼痛等現象。 因此, 柔軟組織受傷後, 應立即接受適當的處理,
1、保護(P, protect):防範運動傷害的再發生。
2、休息(R, rest):表示急性受傷後應完全的休息。
3、冰敷(I, ice):對患部施以冰療, 以避免腫脹、減少疼痛、放鬆肌肉、消炎。
4、壓迫(C, compress):對患部施以壓迫, 避免患部的腫脹。
5、抬高(E, elvation):將患部抬到比心臟的高度還高, 避免因重力形成的腫脹。
一般而言, 在急性運動傷害發生後的24到48小時內, 皆應進行PRICE的處置, 持續的時間長短須視傷害的情況而定, 通常冰敷在患部不再腫脹或不再惡化時即可停止, 冰敷以傷害發生後的1小時內處理較佳, 每次冰敷的時間則為10至15分鐘, 休息5至10分鐘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