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中藥以及其功效
人人都知道, 如果風寒感冒, 熬點“生薑紅糖湯”喝一喝, 蓋厚被子出一身汗, 睡一覺後就神清氣爽, 感冒不治而愈。 ——其實, 生薑、紅糖、大蒜、蔥白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中藥。 我們在吃生薑的時候, 感覺味道溫辣, 屬於“溫熱”型的中藥。
而“薄荷”(比如我們吃的薄荷糖、用的薄荷牙膏等)則感覺有些涼絲絲, 其實, 薄荷也是常用的中藥, 屬於““寒涼”型的中藥。
中醫為什麼能治病呢?如果你發熱屬於熱症, 就用“寒涼”型中藥(比如薄荷), 讓人體恢復正常值;如果你發冷屬於寒症, 就用”溫熱“型中藥(比如生薑), 讓人體恢復正常值,
以上, 只是最簡單的分類方法, 也就是說, 把疾病和中藥只分為了兩類:熱型、寒型。
事實上, 中醫的分類更加細密些, 一般分成五類:風、熱、濕、燥、寒。 --這種分法實際上是”五行“的體現。
春天(木月)容易起“風”;夏天(火月)就會炎“熱”;長夏淫雨霏霏產生“濕”氣;秋天(金月)容易幹“燥”;冬天就會“寒”。
下面, 我們就說說日常生活中常見或者時常聽說的中藥:
祛風藥:能讓“風”型的疾病發散。
生薑(偏熱);薄荷(偏寒);菊花--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 你可能沒想到吧, 吃個薄荷糖、喝碗菊花茶, 都能夠達到“發散”病邪的作用。
祛熱藥(寒涼藥):能夠驅除“熱性疾病”。
大家都會記得, 在非典期間, 為了防止發燒症狀的非典, 一時間, 板蘭根成為藥店裡最強手的藥物,
黃連, 是大家最熟悉的中藥, “良藥苦口利於病”, 說的就是黃連。
祛濕藥:能夠瀉利祛濕、化瘀活血、理氣化滯(注意:“濕”的概念很廣, 包括痰、瘀、滯等)。
冬瓜皮, 也是中藥, 如果小便不通, 冬瓜皮煮湯就能很快通暢水道。 而巴豆, 是大家在電影中常看到的, 古人捉弄人和喜歡讓對方誤食巴豆, 這樣就會讓人大瀉不止。
月季花, 也是中藥;桃仁, 也是中藥。 你可以想像:武俠小說中, 桃花島上的黃藥師, 能用月季花、桃仁製造化瘀活血的妙藥, 避免武打爭鬥中的淤血之疾。
祛燥藥:能夠驅除“燥性疾病”。
杏仁能夠潤燥,
蜂蜜也是中藥, 如果老年人大便乾燥不暢, 蜂蜜具有潤華、宣洩的功效, 喝點蜂蜜, 很開能夠通瀉腸道, 暢通大便。
祛寒藥(溫熱藥):能夠驅散“寒型疾病”。
花椒、胡椒, 都能讓人吃得滿頭大汗(陳佩斯在春節晚會小品中就演過一個喜歡猛撒胡椒粉、吃麵條大汗淋漓的人)。 花椒、胡椒就是典型的熱型中藥。
這樣, 我們對中藥有了簡單而直觀的認識。
其實, 以上我們對中藥只是說了一半, 現在開始說剩下的另一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藥包括兩大類, 一大類是用於“祛邪”, 即對病邪(具體指上節所說的“風、熱、濕、燥、寒”六邪)進行驅逐。 ——中醫上對這類疾病稱為“邪實”。
其實, “邪實”只是外因,
“邪實”分為風、熱、瘀、寒、水五小類, “正虛”也分為五小類:陰、陽、氣、血、津液。
對於“正虛”, 中醫採取的辦法是進行“補虛/扶正”。
“補陰”:鱉甲算是最常見的補陰中藥, 吃個王八補一補。 龜鱉在深水裡, 屬於“陰”所以用來補陰, 而不是補陽。
“補陽”:鹿茸是用來補陽的。 讀過小說的人一定記得喝鹿血能夠激發男人欲望的故事, 所以, 鹿茸補陽就變得特別好理解了。
“補氣”:我們常聽說過, 人參是大補。 電影上, 碰到快斷氣的病人, 中醫大夫會用人參湯進行補氣。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 日常中我們吃的紅棗, 也具有和人參一樣的補氣的作用。
“補血”:鮮紅的枸杞子, 似乎在人們的印象裡, 是滋陰壯陽的補品, 其實, 在中醫裡, 是用來補血的良藥。 同樣, 送禮的阿膠, 也是用來補血的中藥。
“補津液”:我國著名播音員宋世雄的嗓音之所以那麼好, 據說是因為他聽從老中醫的遵囑, 每日飲用石斛茶, 石斛能生津潤嗓, 讓宋世雄的播音更加洪亮淳厚。
這樣, 可以讓你多神奇的中藥有著清晰地把握。 儘管中藥有幾百種之多, 但是, 都離不開上述的清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