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甩掉拖延症 大戰辦公室通病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你是否患有“拖延症”?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患有拖延症的幾個原因

1、壓力過大

工作越多、壓力越大越容易拖拉。 還有人深信, 他們在重壓之下將工作得更為出色;或者把事情往後拖一拖能讓自己的感覺好一些。

2、害怕失敗

拖遝者害怕失敗。 所以, 他們寧願被別人認為是沒有下足夠的氣力, 而不願意被人認為是沒有足夠的能力。

3、完美主義

有的人太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想著各種各樣的計畫, 卻一直都沒有行動。 完美主義者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 他希望討好別人, 他總在擔憂自己不完美就沒有人會喜歡。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4、不懂自我控制

比如, 在寫年度計畫的時候, 停下來吃點夜宵,

然後覺得冰箱有點髒, 想清理一下, 最後把整個廚房打掃了。

5、強迫傾向

這些人總是會不自覺地尋找自己願望的對立面。 結果就是:越想往前, 就越往後。 有些人天天下決心要早睡, 卻熬到三更半夜, 這既是拖延症, 也是強迫症。

6、不自信易逃避

“從心理層面分析, 部分人對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導致拖延行為的一個重要原因。 ”心理專家認為, 工作上曾遭遇過重大挫敗, 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 容易 產生逃避心理, 常以疲勞、狀態不好、時間充足等藉口來拖延工作進度。 專家認為, 這部分職場人實際上很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他們更希望別人覺得他時間不 夠、不夠努力, 而不是能力不足。

7、任務重複缺乏動力

“日復一日的工作,

工作任務經常重複、沒有挑戰性, 卻不能由自己來把控, 必須去做。 而你做起來覺得沒有新鮮感或滿足感, 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現懶散、拖延的情況, 這屬於動力問題。 ”顏農秋表示, 工作拖延表面上是意志力不夠, 實際上是動力不夠。 “不喜歡的工作也一定要做, 那就等非做不可時再做。 ”

PClady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如何遠離網路拖延症?

1、今日事今日畢

今天能完成的工作, 總喜歡拖到明天;有大把時間做事, 卻總在最後期限才開工……經常這麼做的人要小心了, 你可能患上了拖延症, 即“以推遲的方式 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 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 拖延症不僅影響工作效率, 更容易影響個人職業發展, 專家建議確立目標、執行 計畫以克服拖延症, 助力個人職業發展。

2、確立目標獲取動力

“學會把工作任務融入到人生設計軌道, 如希望自己今年哪方面有所突破, 那就遵循這一目標去做, 做出系列作品或成績, 從而得到提升。 ”顏農秋表示, 把無法把控的工作,

主動變成可以把控, 從個人思想方面來做調整, 轉變自己對工作的要求, 從中獲取工作動力。

“制定工作要求或目標不能太貪、太多、太雜, 建議制定自己喜歡且能勝任的目標, 然後利用自己的各種能力、資源來達成。 ”顏農秋稱, 行動力非常重要, 還要自我監督、讓別人監督。

3、分清主次

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突發性和迫不及待要解決的問題。 成功者花時間在做最重要, 而不是最緊急的事情。 把所有工作分成急並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類, 依次完成。 你發每封電子郵件時不一定要字斟句酌, 但是呈交老闆的計畫書就要周詳細密了。 分解:把大任務分成小任務。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4、消除干擾

關掉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關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5、互相監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6、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

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搜集資料和寫作。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不要相信像“壓力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錯誤說法。你可以列一個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的時間表,以避免把什麼事情都耽擱到最後一分鐘。如果拖遝影響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有效。(圖片來源:CFP)

PClady獨家專稿,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4、消除干擾

關掉QQ,關掉音樂,關掉電視……將一切會影響你工作效率的東西統統關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5、互相監督

找些朋友一起克服這個壞習慣,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6、不要給自己太長時間

心理專家弗瓦爾發現,花兩年時間完成論文的研究生總能給自己留一點時間放鬆、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寫論文的人幾乎每分鐘都在搜集資料和寫作。所以,有時候工作時間拖得越長,工作效率越低。

不要相信像“壓力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錯誤說法。你可以列一個設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目標的時間表,以避免把什麼事情都耽擱到最後一分鐘。如果拖遝影響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醫生,認知——行為療法可能會有效。(圖片來源: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