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

有人從吃、穿、用、玩四個方面詮釋了現代中學生的攀比和奢侈, 出手闊綽, 動輒上千元。 在現實生活中, 這絕非誇張。

有位家長和我溝通說, 孩子最近開始偷家裡的錢, 還撒謊。 後來被家長發現, 問及原因, 竟然是為了買名牌衣服, 怕家長不給, 所以只好偷。

追求名牌、追求前衛是當代學生的”半成熟心理”的表像, 是其緣於對社會、對外界的模仿。 再加上潛滋暗長的虛榮心, 為了吸引周圍人注意, 就會在衣著、新潮電子用品方面與同學PK, 你玩酷的, 我超酷, 我酷斃!

孩子之所以這麼喜歡攀比手機、攀比衣服、攀比吃喝, 其實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因為不自信, 所以更在意外在的東西。 孩子既可以通過這些外在的條件”證明”自己, 又不需要自己付出多少努力, 因為這些東西都有父母為他們準備好了。

孩子在成長的時候, 不僅要關注他的身體成長情況, 對他的一些其他問題,
也都是要進行一些瞭解, 使得發生錯誤的時候, 都是可以進行改正, 那現在有很多兒童都出現攀比的心理, 及時的一個小橡皮, 都希望自己是最好的, 那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呢,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呢, 也都是要從家中做起, 對孩子有這樣的情況, 很多都是因為家長的原因, 因此家長也都是要注意, 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 使得家長知道該如何做。

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

家長要引導孩子在積極正面的地方有攀比心, 例如學習、品行、技能等, 切勿讓孩子往追求物質、不良行為等方向發展;其次, 家長要鼓勵孩子以正當方式, 通過個人努力來贏過別人;同時要注意別讓孩子壓力過大,

防止鑽牛角尖, 必要時要安慰他, 讓他放鬆心情。 心理專家認為, 孩子有攀比之心是很正常的。

事實上, 孩子提出每一個"我也要……"都是經過縝密思考的, 這時家長就要注意正確引導。 利用好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也是一種資源。

當孩子提出越來越多的"我也要"時,

建議家長做到"四應四忌":應言傳身教忌單純說教;應合理引導忌過分溺愛;應培養好習慣忌隨心所欲;應正視優缺點忌厚此薄彼。

什麼是兒童攀比心理:

所謂攀比心理, 是刻意將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條件等方面與別人進行比較, 並希望超越別人的一種心理狀態。 攀比是現在普遍存在于孩子之間的一種現象, 比如對物質條件, 父母的社會地位以及外貌的攀比等等, 這種現象常常令父母不知所措。

通過以上的介紹, 對如何引導兒童遠離攀比心理呢, 也都是有著很好的瞭解, 因此在孩子出現這樣情況的時候, 都是可以選擇以上的方法, 不過要注意的是, 在日常生活中, 都是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這樣使得他的成長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