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怎麼科學煎煮中藥
芳香氣薄的薄荷、藿香、鉤藤、佩蘭、砂仁等宜在其他藥物即將煎成時納入(後下), 煎一二沸即可;石膏、龍骨、牡蠣、代赭石、磁石、珍珠母、石決明、龜板等金石介殼類藥物應先煎半小時左右, 再與其他藥同煎;附子、烏頭等有毒藥物應另包先煎;旋覆花、枇杷葉、海金沙、馬勃等應用布包後入煎;飴糖、蜂蜜宜在藥煎好後去渣對入;阿膠、鹿角膠、龜板膠等應待藥物煎好後沖服;犀角、鹿茸、三七等先研成細末, 用開水或藥湯沖服。
煎前浸泡 煎藥前先將藥物用清水浸泡, 加入的水量以藥材浸沒後高出藥面3cm為宜。 實踐證明,
沙鍋煮藥 煎藥最好用沙鍋, 不宜用鋁鍋或鐵鍋。 因為煎藥時, 某些藥材成分與金屬易起化學反應而改變藥物性質, 降低藥物療效。
加水適量 一般藥物頭煎加水300-500ml, 二煎加水250-300ml;滋補藥加水應多些, 頭煎700-1000ml, 二煎加水400-600ml。 無論哪種藥物, 兩次均應煎到剩150ml藥湯為宜。
火候適宜 煎藥開始用溫火, 煮開後用小火。 煎煮時不能頻繁揭蓋, 以防氣味走散, 減少揮發成分外溢。 一般藥物煮開再煮10-15分鐘, 滋補藥物煮開再煮30分鐘,
煎糊忌服 有些藥物含有揮發油, 一旦煮糊, 揮發油喪失, 即失去了有效的發汗解熱作用, 而且會產生毒性, 應禁止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