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針有何治療功效 可調節五臟六腑
火針是一種比較古老的方法, 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 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此法具有溫經散寒, 通經活絡作用, 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

兩位大師使火針煥發活力
火針療法屬於針灸範疇, 是指將特製的針具用火燒紅後, 快速刺入腧穴或某些部位, 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火針療法, 被稱為燔針、焠刺, 對火針的針具、刺法以及其適應症、禁忌症有初步描述。 《千金要方》首次稱為“火針”, 進一步記述了火針的操作技巧, 並擴大了治療範圍。 “火針” 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黃蜀說, 歷代火針療法都有所發展, 但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是在新中國成立後, 其中以賀氏火針和師氏火針最有影響。 國醫大師賀普仁首先發起和宣導了火針療法的臨床使用, 使這一古老療法煥發出新的活力。 幾十年來, 賀普仁不僅在臨床實踐中堅持應用火針治療各種疾病,

集毫針和艾灸之功效於一身
既然是針灸, 為什麼要用火燒針呢?火針有什麼特殊的功效呢?黃蜀解釋, 火針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這種療法借“火”之力取效, 集毫針和艾灸之功效於一身, 直接激發人體經氣, 內溫臟腑而壯陽氣, 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在局部方面, 火針可溫通經絡, 加速局部氣血運行, 改善微循環, 使瘀結得消、寒濕得散、熱毒得瀉、疼痛得除。 因此, 臨床上採用火針局部取穴治療各種瘡癰、瘰鬁、帶狀皰疹等, 效果既快又好。
在整體方面,
從現代醫學角度看, 火針療法能對人體多個系統產生功能調整作用,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促進新陳代謝與細胞修復。

中醫認為, “風動則癢”。 黃蜀說, 火針具有疏散外風、熄滅內風、行血止癢的作用。 火針治療可直接疏泄腠理, 使風邪從表而出;又可以使局部氣血流動正常, 腠理得養而瘙癢自停。
這只是眾多病例中的一個。 其實, 火針療法可以治療許多疑難病症。 黃蜀說, 如腎陽虛患者有腰痛、陽痿、遺精等症狀時, 用火針點剌腎俞、命門等穴, 可起到益腎壯陽的作用, 脾胃陽虛者有胃脘寒痛、胃下垂等症狀, 火針點刺內關、脾俞、中脘等穴, 可溫運中焦, 升提陽氣, 祛除寒邪。 心陽虛者有胸痛、心悸等症狀,
雖然火針療法還有祛腐排膿、清熱解毒、軟堅散結、生肌斂瘡、解痙止攣等作用, 但黃蜀提醒大家, 不是人人都適應於火針治療的, 如銀屑病、扁平疣等急性皮膚病發作階段不宜使用火針;面部慎用火針;年老體弱者和小兒及孕婦應慎用火針;精神過於緊張以及醉者禁用火針;危重症患者, 如心肝腎嚴重器質性損害者、糖尿病患者等慎用火針。 自己是否適應於火針治療?黃蜀建議, 一定要到正規醫院, 聽從大夫安排, 在專業人士的操作下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