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

瑜伽養生 詳解瑜伽拜日十二式動作姿勢

瑜伽拜日十二式是古印度早期瑜伽的一種方式, 由十二個姿勢形成而得名。 瑜伽拜日十二式不但可以舒展身體, 更可以平和內心。 下面是對于瑜伽拜日十二式動作姿勢的敘述, 練習拜日瑜伽首先要練心。

拜日式起源于印度, 意思是太陽的禮拜(SuryaNamaskar), 按照傳統的慣例, 在破曉時面對初升的太陽進行。 在古印度, 太陽被認為是健康和長壽之神。 圣典說:“太陽(Surya)是運動的和不運動的生命的靈魂。 ”在古代, 這個練習是瑜伽行者們每天靈修的常規課程。

每一個體式都有它自己的曼特拉(mantra), 贊頌太陽神性的一個方面。 一個人每天至少應, 修習太陽的禮拜十二輪。  這個練習是哈他瑜伽(Hatha Yoga)體位法和呼吸法完美的組合。 它能消減我們腹部多余的脂肪, 使我們的脊柱和四肢保持柔韌性, 還能增加我們的呼吸能力。

太陽的禮拜是十二個體式的完美組合, 作為一個連續的練習系列。

每一種體式伸展不同的韌帶, 脊柱進行不同的運動。 配合呼吸, 脊柱交替向前、向后彎曲。 當身體前屈時, 收縮腹部和橫膈膜, 氣體被呼出。 當身后彎時, 胸部擴張, 自然產生深長的吸氣。 它還能溫和地鍛煉腿部和手臂, 增加血液循環。

瑜伽拜日十二式動作姿勢

姿勢一:祈禱式做法:挺身直立, 雙腳并攏。 雙手胸前合掌。 放松全身。 調勻呼吸。 益處:建立集中和寧靜的狀態, 為要做的練習做準備。

姿勢二:展臂式(雙臂向上舉)做法:上臂向上舉過頭, 雙臂分開與肩同寬。 稍朝后仰頭和上身。 呼吸:雙臂上舉時吸氣。 益處:伸展腹部臟器, 因此消除過多的脂肪, 并改善消化。 鍛煉手臂和肩部肌肉。 加強脊神經, 開闊肺葉。

姿勢三:前屈式(手觸腳式)做法:身體向前屈直到雙手或手指觸到腳的任何一側,

或腳前的地上。 使用前額觸到雙腿, 但不要拉傷。 雙膝保持伸直。 呼吸:身體前屈時呼氣。 在最后位置時試收縮腹部, 最大量地呼氣。 益處:有助于消除或預防胃部或腹部疾病, 減少腹部多余脂肪。 改善消化。 有助于消除便秘, 使脊柱柔軟, 加強脊神經。

姿勢四:騎馬式(新月式)做法:盡量向后伸出右腿。 同時屈左腿, 但左腳要保持原位。 兩臂保持伸直, 在原位上。 動作末尾時, 身體重量應當由兩手, 左腳, 右膝和右腳趾來支撐。 在最后姿勢時, 頭應向后仰起, 背成弓形, 向上凝視。 呼吸:右腿向后伸展時吸氣。 益處:按摩腹部器官, 改善其活動功能。 加強兩腿肌肉, 得到神經平衡。

姿勢五:山岳式(頂峰式)做法:伸直雙腿, 雙腳并攏, 身體向前俯臥, 臀部翹在半空, 頭低下, 使它位于兩臂之間。 身體應成為三角形的兩條邊。 在最后位置時雙腿和雙臂應伸直, 在此姿勢時試將兩腳跟著地。 呼吸:伸直雙腿和彎曲軀干時呼氣。 益處:加強雙臂和兩腿神經和肌肉。

與前一姿勢相反的方向彎曲脊柱, 因此進一步有助于脊柱的柔軟。 加強脊神經, 并向他們供應新鮮血液。

姿勢六:八體投地式(蛇擊式)做法:身體放低及地, 以至于在此姿勢的最后位置時只有雙腳腳趾, 雙膝, 胸部, 雙手和下巴觸地。 髖部和腹部應稍微抬離地面。 呼吸:呼盡后再行屏氣。 益處:加強大腿和手臂肌肉。 發展胸部。

姿勢七:眼鏡蛇式做法:伸直雙臂, 從腰部抬起身體。 頭朝后仰, 這個階段與眼鏡蛇式的最后位置相同。 呼吸:抬起身體和弓背時吸氣。 益處:腹部受到壓縮, 有助于從腹部器官擠出淤血。 這姿勢對所有胃病, 包括消化不良和便泌非常有用。 弓背鍛煉脊柱, 使肌肉柔軟, 使最重要的脊神經重新煥發活力。

姿勢八:山岳式做法:伸直雙腿, 雙腳并攏, 身體向前俯臥, 臀部翹在半空, 頭低下, 使它位于兩臂之間。 身體應成為三角形的兩條邊。 在最后位置時雙腿和雙臂應伸直, 在此姿勢時試將兩腳跟著地。 呼吸:伸直雙腿和彎曲軀干時呼氣。 益處:加強雙臂和兩腿神經和肌肉。 與前一姿勢相反的方向彎曲脊柱, 因此進一步有助于脊柱的柔軟。 加強脊神經, 并向他們供應新鮮血液。

姿勢九:騎馬式(與姿勢四相同)做法:屈左腿,使左腳朝前,以便它靠近雙手。同時放低右膝使其觸地。呼吸:右腿向后時吸氣。益處:參閱姿勢四。

姿勢十:前屈式(手觸腳式)(與姿勢三相同)做法:右腳放在左腳旁,雙腿伸直,試將前額盡量靠近兩膝。如果不能觸到雙膝就不要硬做,但兩腿不能彎曲。呼吸:在做此動作時呼氣。益處:參閱姿勢三。

姿勢十一:展臂式(雙臂向上舉)(與姿勢二相同)做法:全身伸直,雙臂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寬。稍向后仰頭和雙臂。

姿勢十二:祈禱式(與姿勢一相同)做法:挺身直立,雙腳并攏。雙手胸前合掌。放松全身,調勻呼吸。

結束式:一切變恭敬——寂言變攝心。

雙手合十,回落在胸前,靜靜輕松的保持,呼吸放松,冥想放松,讓身心在此刻伴隨著明媚的陽光:猶如花蕾靜靜綻放,禪與心香合一,曼妙的身姿皈依在健康的紅塵中。

姿勢九:騎馬式(與姿勢四相同)做法:屈左腿,使左腳朝前,以便它靠近雙手。同時放低右膝使其觸地。呼吸:右腿向后時吸氣。益處:參閱姿勢四。

姿勢十:前屈式(手觸腳式)(與姿勢三相同)做法:右腳放在左腳旁,雙腿伸直,試將前額盡量靠近兩膝。如果不能觸到雙膝就不要硬做,但兩腿不能彎曲。呼吸:在做此動作時呼氣。益處:參閱姿勢三。

姿勢十一:展臂式(雙臂向上舉)(與姿勢二相同)做法:全身伸直,雙臂上舉過頭。雙臂分開與肩寬。稍向后仰頭和雙臂。

姿勢十二:祈禱式(與姿勢一相同)做法:挺身直立,雙腳并攏。雙手胸前合掌。放松全身,調勻呼吸。

結束式:一切變恭敬——寂言變攝心。

雙手合十,回落在胸前,靜靜輕松的保持,呼吸放松,冥想放松,讓身心在此刻伴隨著明媚的陽光:猶如花蕾靜靜綻放,禪與心香合一,曼妙的身姿皈依在健康的紅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