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控脂“食物信號燈”:油膩止步 堅果慢行 葉菜通過

面對美味佳餚, 總是難抵誘惑, 再加之上班伏案、下班懶臥的生活模式, 一些人被診出患有高血脂、中度脂肪肝等“富貴病”。 這類疾病通常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 調整飲食結構也成為醫生們開出的一個基礎“藥方”。 其實科學控制飲食並不難, 只需牢記“食物信號燈”。

拒絕“紅燈”食物

“紅燈”食物主要指來自動物和魚類的紅肉和內臟, 患有高血脂、脂肪肝的患者應遠離它們。

這類食物主要包括富含動物性油脂的食物、膽固醇過高的食物、過量油烹調的食物。 動物性油脂包括豬油、牛油、羊油等, 以及動物的可見脂肪部分,

如肥肉、奶油、皮脂等。 膽固醇過高的食物包括動物內臟、蟹黃、魚卵、蝦卵等。 油炸、油煎的油膩食物包括炸薯條、炸糕, 以及椰子油、棕櫚油、氫化奶油所製作的食物, 如速食麵、奶油蛋糕等。

慎選“黃燈”食物

就像道路交通信號燈的黃燈, 是用來提醒來往車輛減速慢行一樣, “黃燈”食物提醒我們不能攝入過量。

這類食物包括富含油脂的種子類食物, 如花生、腰果、核桃、瓜子, 每天可吃不超過手心的一小把的量, 20克左右為宜。 另外, 即便是植物烹調油也要適量選用, 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玉米油等, 全天烹調用油量以每人25克至30克為宜。

放行“綠燈”食物

“綠燈”食物可以安心食用, 對降低高血脂、保護心腦血管很有好處。

這類食物主要指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燕麥、大麥等;富含果膠的水果;富含碘的海帶和某些藻類;富含鎂的綠葉蔬菜。 它們能增加體內膽固醇的排泄, 降低血清膽固醇濃度。 此外, 香菇、木耳等富含植物化學物質, 洋蔥、大蒜等含有有機硫化合物, 也是健康的控脂食物。

胃食管反流病人怎麼吃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 引起的以燒心、反酸為主要特徵的臨床綜合征。 人的胃內貯存著胃酸, 十二指腸腔內有膽汁液, 胃酸和膽汁液都是消化液, 可消化人體攝入的食物。

人的消化管道也是肉長的, 消化液能不能消化自身的肉呢?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 人的胃肉天生有層像瓷器樣的黏膜屏障保護,

因此胃酸呆在胃內很安全。 當進食時, 大量胃酸分泌消化胃腔內的食物, 隨後十二指腸再用膽汁繼續消化食物, 最後殘渣被排出體外。 若胃液反流入食管腔, 由於食管無瓷器樣的黏膜保護層, 就會被胃酸破壞黏膜而引起糜爛、潰瘍。 此時, 患者會感到燒心般難受, 也可出現反酸、頻繁打嗝、咽喉疼痛不適等症狀。

被醫生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 除遵醫囑服藥外, 平日飲食需要注意什麼?最關鍵的是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膳食中的脂肪能夠明顯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 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 促使胃食管反流。 因此,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要減少食用肥肉、奶油、全脂牛奶, 儘量控制每日烹調油在25克之內。 烹調方式以煮、燉、汆、燴為主,

最好不用煎、炸、炒的方法。

另外, 膳食中的蛋白質會刺激胃泌素分泌, 胃泌素能增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 抑制胃食管反流。 患者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 如瘦肉、魚蝦、蛋清、脫脂牛奶等。 同時, 為避免引起胃食管下端括約肌的張力降低, 飲食要溫和、少刺激性, 避免食用巧克力、咖啡、可哥;鮮檸檬汁、鮮橘汁等酸性飲料;濃郁的香料調味品, 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 平時, 還要避免暴飲暴食, 應少食多餐、幹稀搭配、細嚼慢嚥。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