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鹽過多怎麼樣 有什麼危害
吃鹽過多會給身體帶來許多傷害, 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只是, 耐不住美食的誘惑, 不知不覺中, 人們的攝鹽量還是太多。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鹽攝入量在5克以下, 我國的推薦是6克。 但衛生部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 我們全國的攝入水準是人均每天12克, 超標1倍!不只是在中國, 全球人都將吃鹽過多列為健康的重要威脅。 近日, 美國FDA再次發佈聲明, 要採取一切措施來“減少吃鹽過多導致的心臟病和高血壓引起的死亡”。 吃鹽過多, 到底會引起哪些危害呢?
高血壓。 醫學研究明確表明鹽攝取過多是高血壓的重要發病原因,
胃病。 瑞典一項研究表明, 吃鹽過多是刺激腸胃、產生大量胃酸的一個重要因素。 與日常飲食較為清淡的人相比, 吃鹽多的人患胃病的幾率要高70%以上;每月吃鹹魚或鹹肉類食品兩次以上的人, 與不吃的人相比, 患胃病的幾率高出一倍。
骨質疏鬆。 研究證實, 鹽的攝入量越多, 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 鈣的吸收也就越差。 食鹽中的主要成分是鈉, 人體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 大約也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 需要排掉的鈉越多, 鈣的消耗也就越大, 最終必會影響骨骼健康所必需的鈣質。
增加腎臟負擔。 過多的鈉需要腎臟排泄, 加重腎臟負擔。 腎病患者更要嚴格控鹽, 對於本來容易浮腫的人還會加劇症狀。
易患感冒。 高濃度食鹽會抑制呼吸道細胞的活性, 抑制其抗病能力;同時還可減少唾液, 減少口腔內溶菌酶, 增加病毒和病菌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機會。
影響減肥。 吃鹽過多會使水分過多停留在體內, 形成浮腫。 吃鹽還會促進食欲, 對想減肥的人來說絕對是大忌。
鹽多皺紋多。 如果吃鹽過多, 體內鈉離子增加, 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 造成皮膚老化, 時間長了使皺紋增多。
加酸能減鹽
人體味覺研究告訴我們, 食物的味道之間有奇妙的關係。 其中, 酸味就是鹹味的“增強劑”。 實驗證明, 在1%—2%的食鹽溶液中添加0.01%的醋酸就可以感覺到鹹味更強。
醋能降脂降血壓。 研究證明, 黑醋可以抑制腸道中的脂肪吸收, 並促進脂肪的分解, 減輕脂肪肝的程度, 並有助減輕體重。 同時, 醋幫助控制血脂的作用已經得到廣泛承認。 另有研究發現, 醋可以降低“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I的活性, 從而幫助降低血壓。 醋可增強血管的彈性和滲透力, 並起到利尿作用, 使鈉排出, 從而間接起到降壓作用。
番茄醬抗癌護血管。 番茄醬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 研究發現, 番茄紅素對一些癌症有預防效果, 比如前列腺癌、乳癌、肺癌、子宮內膜癌等。 同時, 番茄紅素有利尿及抑制細菌生長的功效,
檸檬汁加維C能補鐵。 檸檬汁富有香氣, 能除去肉類、水產的腥氣, 使肉質更加細嫩。 同時, 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 不但能增加人對維C的攝入, 還有利於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在製作涼菜或魚類海鮮的時候, 用點檸檬汁效果更佳。
放糖會增鹽
既然鹹味有它的“增強劑”, 當然也有“減弱劑”, 這就是甜味。 實驗證明, 在1%—2%的食鹽溶液中添加10%的糖, 幾乎可以完全抵消鹹味。 所以在很多鹹甜口味的菜裡, 食鹽的濃度要比感覺到的水準更高。 因此, 如果要減鹽, 糖醋排骨、魚香肉絲等菜要少吃。 南方人做菜都喜歡放點糖來提鮮,
除了鹹甜口味的菜, 非常甜的食品也要少吃。 因為這樣的食品中, 也含有一定的鹽。 這也是味覺間相互作用的結果。 因為, 在甜味中放少量的一點鹽, 能讓甜味更加生動, 也能讓甜味更強。 所以, 很甜的蜜餞中都會加入鹽, 甜麵包中的鹽含量也不少。 如果想減少鹽的攝入, 太甜的食品也應該少吃。
烹調妙招幫控鹽
除了選擇正確的口味和調料, 在烹調的時候掌握烹飪的技巧和放鹽的時機, 也能幫你減鹽。
別在湯太熱時放鹽。 溫度過高時, 人的舌頭對鹹味的敏感度就會降低。 因此, 給湯調味放鹽時, 要把湯晾涼到常溫再放, 而不要在湯還很熱的時候放。 因為如果這個時候味道嘗起來合適,
起鍋前再放鹽。 起鍋前放少量鹽或醬油, 鹽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內部, 但舌頭上照樣感覺到鹹味。 這樣就可以在同樣的鹹度下減少鹽的用量。 測定菜肴中的維生素C發現, 晚放鹽還能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 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蘸食能減鹽。 用調料配成少量調味汁或調味醬蘸著吃, 也能讓食物的表面充分接觸鹽, 而內部不會滲入鹽分, 也對減鹽有益。
涼菜即拌即食。 調涼拌菜的時候, 鹽分往往局限在菜的表面和下面的調味汁中。 如果儘快吃完, 讓鹽分來不及深入內部, 就可以把一部分鹽分留在菜湯當中。
多用香辛料。 如果加點辣椒、花椒、蔥薑蒜之類香辛料熗鍋, 能增加菜肴的香味, 少放鹽也能好吃。
蝦皮紫菜能替鹽
其實,許多別的調料也含鹽,用它們代替鹽做菜,在加入鹹的同時還能提鮮,省去了加味精雞精的步驟,讓吃鹽變得更健康。
蝦皮補鈣。蝦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含量極為豐富,有“鈣庫”之稱。同時,蝦皮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
豆豉促進礦物質吸收。豆豉是把大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過發酵而成的食品,多用於調味,也可入藥。大豆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但大部分人體難以吸收利用。製成豆豉後,大豆中的植酸被水解,可溶性礦物質增加了2-3倍,同時還有氨基酸和肽幫助礦物質吸收,使鈣、磷、鐵等礦物質的利用率提高30%—50%之多。
用醬增加氨基酸。我國的醬類調料品種非常豐富,原料也各有不同。例如,黃醬的原料是大豆加麵粉,大醬的原料是榨豆油後的豆餅,豆瓣醬的原料是蠶豆、麵粉和辣椒醬,甜麵醬的原料是麵粉。醬中含有豐富的養分。如果每天吃25克黃醬,蛋白質便相當於半個雞蛋!醬中的蛋白質部分分解成了肽和氨基酸,所以味道鮮美。另外,有些醬富含B族維生素,含量甚至能與牛奶相媲美。
紫菜補碘。紫菜又稱海苔,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碘、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味道鮮美,適量食用還可以治療甲狀腺腫大和降低膽固醇。許多人只會用紫菜沖湯,其實它的吃法還有很多,比如涼拌、炒食、制餡、炸丸子、脆爆等。
腐乳護膚。腐乳的蛋白質比豆腐更易人體消化吸收。另外腐乳的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豆腐多了很多。日本研究認為,吃腐乳還能保持皮膚光潔滋潤。腐乳能就粥、紅燒、炒菜、醃制、做蘸料等。
蠔油提鮮。蠔油是用鮮蠔為原料製成的鮮味調料。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素有“海底牛奶”之稱。用蠔油來醃制、蘸食、炒、爆、燒、燜等都非常美味。
要注意的是,這些調料代替鹽雖然營養豐富,但使用也要適可而止。
蝦皮紫菜能替鹽
其實,許多別的調料也含鹽,用它們代替鹽做菜,在加入鹹的同時還能提鮮,省去了加味精雞精的步驟,讓吃鹽變得更健康。
蝦皮補鈣。蝦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尤其是鈣含量極為豐富,有“鈣庫”之稱。同時,蝦皮還含有豐富的鎂元素,能很好地保護心血管系統。
豆豉促進礦物質吸收。豆豉是把大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經過發酵而成的食品,多用於調味,也可入藥。大豆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但大部分人體難以吸收利用。製成豆豉後,大豆中的植酸被水解,可溶性礦物質增加了2-3倍,同時還有氨基酸和肽幫助礦物質吸收,使鈣、磷、鐵等礦物質的利用率提高30%—50%之多。
用醬增加氨基酸。我國的醬類調料品種非常豐富,原料也各有不同。例如,黃醬的原料是大豆加麵粉,大醬的原料是榨豆油後的豆餅,豆瓣醬的原料是蠶豆、麵粉和辣椒醬,甜麵醬的原料是麵粉。醬中含有豐富的養分。如果每天吃25克黃醬,蛋白質便相當於半個雞蛋!醬中的蛋白質部分分解成了肽和氨基酸,所以味道鮮美。另外,有些醬富含B族維生素,含量甚至能與牛奶相媲美。
紫菜補碘。紫菜又稱海苔,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碘、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味道鮮美,適量食用還可以治療甲狀腺腫大和降低膽固醇。許多人只會用紫菜沖湯,其實它的吃法還有很多,比如涼拌、炒食、制餡、炸丸子、脆爆等。
腐乳護膚。腐乳的蛋白質比豆腐更易人體消化吸收。另外腐乳的B族維生素含量也比豆腐多了很多。日本研究認為,吃腐乳還能保持皮膚光潔滋潤。腐乳能就粥、紅燒、炒菜、醃制、做蘸料等。
蠔油提鮮。蠔油是用鮮蠔為原料製成的鮮味調料。它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種氨基酸,素有“海底牛奶”之稱。用蠔油來醃制、蘸食、炒、爆、燒、燜等都非常美味。
要注意的是,這些調料代替鹽雖然營養豐富,但使用也要適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