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樹龍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雲南思茅中草藥選》。
【拼音名】Pá Shù Lónɡ
【英文名】Root or stem of Climbing Rhaphidophora
【別名】三爪龍、三角楓、馬龍頭葉、飛蜈蚣、紅三角楓、大葉綠葡萄、小爬樹龍。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菱葉崖爬藤和支南崖爬藤的根或藤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etrastigma triphyllum (Gagnep.)W.T.Wang [T.yunnanense Gagnep.var.triphyllum Gagnep.]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採收, 洗淨, 切片, 鮮用呀曬乾。
【原形態】
1.菱葉崖爬藤 木質藤本。 小枝疏被短柔毛;卷鬚長達3-4cm, 約有10條分枝, 分枝螺旋狀彎曲, 頂端膨大。 三出複葉互生;總葉柄長2-10cm, 疏被短柔毛, 後變無毛;小葉片紙質, 菱狀橢圓形、寬卵形或菱狀卵形, 長4.5-10cm, 寬3.5-6cm, 先端短漸尖或急關, 基部寬楔形, 邊緣常稍呈波狀,
2.雲南崖爬藤 本品與菱葉崖爬藤的區別在於:葉片草質, 小技和葉均無毛。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300-2700m的山地林中。
資源分佈:1.分佈于雲南。
2.分佈于雲南西部。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濕;散瘀腫;續筋骨。 主風濕關節炎;跌打瘀腫;骨折;燒傷;癰瘡紅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或浸酒。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敷。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選》:活血散瘀, 除濕止痛。
2.《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接骨消腫, 清熱解毒, 止血止痛, 鎮咳。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