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健康

男孩子怎麼才能長高?試試這八招

身高問題一直是很多父母都關心的問題, 尤其是男生的身高, 雖然男生長高比女生晚, 但是男生長高的機會比女生多。 那麼, 男孩子怎麼才能長高呢?

男孩子什麼時候長高最快?

一般來說, 只要孩子的成長板還處於開放狀態, 孩子就一直處於還能長高的狀態, 女生到20歲就停止長高, 而男生是到25歲停止長高。

但3——14歲是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 家長必須好好把握這個時期,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 孩子身高就會長的很慢, 把握不好的還會造成孩子終生矮小。 詳細來說, 男生從三歲到十九歲成長板都是處於開放時期, 這個時候是增高的最佳時期。

孩子在性成熟後會繼續分泌成長荷爾蒙, 但不會再分泌成長促進因數, 所以不會繼續長高。 (成長促進因數會刺激成長板, 不斷增生軟骨, 孩子身高就會不斷增長。 )因此在孩子成長板處於開放時期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調節,

顯得尤為重要。

男孩子怎麼才能長高?

1、盡情跑跳

除了遺傳因素外, 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是長個兒的關鍵原因。 生長激素與運動相關, 運動多的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也會相應增加。

一般來說, 跳躍或拉伸運動有利於關節伸展, 比如游泳、跳繩、跑步、打籃球等, 都是建議孩子參與的“長個兒”運動。 而相對的, 不利於長個兒的運動項目包括負重運動, 以及運動強度過大的專案如體操、摔跤等。

2、享受陽光

春季氣溫回升, 孩子運動不妨選擇戶外。 除了運動本身的好處外, 多曬太陽還有助於人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從而輔助鈣的吸收, 並沉積在骨骼上。

3、綠色蔬菜

眾所周知, 營養攝入是人體生長發育的積極因素。 不妨說, 長個兒也是吃出來的。 無論季節, 兒童飲食總的原則是要營養均衡。

輔助長個兒的飲食首要說鈣, 含鈣豐富的食物無非首選奶類和豆製品。 但是, 僅僅每天喝牛奶、吃豆製品還是不夠補鈣的量, 怎麼辦呢?還要多吃綠葉蔬菜。 有很多綠葉菜的鈣含量甚至超過了牛奶,

比如油菜苔的鈣含量可達到每百克156毫克, 而普通牛奶的鈣含量才是每百克104毫克。

4、保證睡眠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 事實上, 春天“犯困”也是長個兒的有利因素。 睡眠過程中, 生長激素分泌旺盛, 自然有利於身高的增長。

人們對睡眠的需求, 不同年齡段也有著不同的要求。 此外, 睡眠時間還因孩子的氣質不同而有個體差異:“易養型”氣質的孩子通常都是不哭不鬧非常乖巧, 睡覺的時間也長一些;而“難養型”的孩子通常精力旺盛非常活潑, 本身對睡眠的需求就會少一些。

5、不要給孩子壓力

精神壓力、心理壓力特別大的孩子, 對於身高是有抑制作用的。 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受到下丘腦的調節, 下丘腦是控制情緒的中樞。 因此, 特別是那些抑鬱、焦慮、總是不開心的孩子, 或者因父母離異、與父母長期分離的孩子, 個頭相對偏矮。

6、長高少不了鈣, 牛奶每天必不可少

很多寶寶不太喜歡喝牛奶, 一是小時候沒有養成喝奶習慣;另外, 一些媽媽喜歡給寶寶喝配方奶, 認為配方奶更有營養,

所以導致寶寶喝純牛奶會覺得沒有味道。 所以建議媽媽在適當的時候逐漸用純牛奶替換一部分配方奶, 讓寶寶適應天然的奶香。 還需要注意的是, 少喝果味乳飲, 雖然也有奶的成分, 但奶含量較少, 營養相差很多, 且味道過於濃郁, 容易破壞寶寶的味覺, 讓他變得更不喜歡喝純牛奶。

7、飲食要均衡, 葷素搭配要科學

2歲後寶寶的食譜更廣泛了, 媽媽要注意培養寶寶的味覺, 給寶寶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物要清淡, 注意添加青菜、魚蝦和適量的肉類, 而媽媽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 給寶寶一個良好的榜樣。

很多寶寶都不喜歡吃蔬菜。 但是媽媽們如果將蔬菜切得細小, 和其他的食物搭配在一起給寶寶吃, 這樣寶寶就能欣然地接受了。比如和雞蛋搭配一起做蔬菜餅,還可以和豆腐碎、肉碎混合一起做成小丸子,或者一起煮粥、和瘦肉一起包餃子等。寶寶是否愛吃,就要看媽媽花的心思了,菜式花樣經常翻新,總會引起寶寶的興趣。

8、科學選零食,別讓零食影響正餐

很多媽媽說,寶寶不喜歡吃飯,總吃零食。其實寶寶最初是怎麼知道那麼多零食的?還不都是我們買給他的。有的媽媽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帶動著寶寶也愛上零食。大多數零食都是靠那些調味品和添加劑撐起它的美味和誘人的色澤,但這些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會引導寶寶的味覺和飲食習慣。(參考網站:家庭醫生線上)

這樣寶寶就能欣然地接受了。比如和雞蛋搭配一起做蔬菜餅,還可以和豆腐碎、肉碎混合一起做成小丸子,或者一起煮粥、和瘦肉一起包餃子等。寶寶是否愛吃,就要看媽媽花的心思了,菜式花樣經常翻新,總會引起寶寶的興趣。

8、科學選零食,別讓零食影響正餐

很多媽媽說,寶寶不喜歡吃飯,總吃零食。其實寶寶最初是怎麼知道那麼多零食的?還不都是我們買給他的。有的媽媽管不住自己的嘴,就帶動著寶寶也愛上零食。大多數零食都是靠那些調味品和添加劑撐起它的美味和誘人的色澤,但這些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健康,還會引導寶寶的味覺和飲食習慣。(參考網站:家庭醫生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