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藥”溯源
年長一些的人到中藥房去配藥, 稱之為“抓藥”。 這中藥明明是一劑一劑配的, 怎麼叫“抓”呢?“抓藥”一詞說來話長,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 與唐代孫思邈有關。
人稱“藥王”的孫思邈, 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 他自幼聰穎好學, 自謂“幼遭風冷, 屢造醫門, 湯藥之資, 罄盡家產”。 長大後, 精通醫術, 著有傳世之作《千金方》等。
據傳, 藥王孫思邈經常外出行醫。 無論走到哪裡, 只要有好的藥材, 他都不畏艱難困苦地去采藥, 或進入深山老林, 或攀登懸崖絕壁, 或穿越河川峽谷。 因為藥王每次采的藥材頗多, 各種藥材不能混放串味, 否則會影響藥材功效。
藥店出現後, 為了使眾多草藥不混雜, 也便於分類抓取, 店主仿照藥王的辦法, 在藥櫃裡做了一個個抽屜, 抽屜裡再隔成幾個方格, 放置各種藥材。 以後, 又逐漸發展成“百子櫃”, 即藥店的壁櫃裡有上百個抽屜, 每個抽屜又分隔成四格, 老藥工們就在“百子櫃”裡按藥方快而准地“抓藥”。 現在, 很多中藥房裡已不見“百子櫃”, 通常把較為名貴的藥材放在玻璃瓶內,